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产物,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中既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也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通过它能够直观、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意义

文章插图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在高速现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与作用,成为日期上的附注 。
但“二十四节气”申遗的成功再度唤醒了这一被日渐淡忘的传统文化 。
一、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补充历法,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天文、气象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 。
其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 。
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
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
二十四节气始于上古,产生于黄河流域 。
在《尚书·尧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
随着农业生产和天文观测的发展,到了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 。
由此,传统意义上的四时八节已经被初步确立 。至汉朝,二十四节气逐渐完善,史书中也多有提及 。
如:《淮南子·天文训》中对二十四节气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
斗指子,则冬至,音比黄钟 。加十五日指癸 。
则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 。”
内容与今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 。
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 西汉邓平等人所著的《太初历》中,正式将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在古代历法中,每月有两个节气,月首者称之为“节气”,包括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月中者称之为“中气” 。
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二十四节气中“节气”和“中气”各占一半,二者交替运行,周而复始 。
但今人已不再细分,将之并称为节气 。每个节气在农历中的时间也是相对固定的,“节气歌”的后四句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 。”
即:上半年节气多集中于六日及二十一日前后,而下半年则多集中于八日及二十三日前后,最多不过相差一两天 。
二、二十四节气的含义立春:表示严冬已逝,春季到来,气温回升,万物复苏 。
雨水:由于气温转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
惊蛰:蛰的本意为藏,动物冬眠称“入蛰” 。古人认为冬眠的昆虫被春雷惊醒,故称惊蛰 。
春分:这一天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 。昼夜长度各半,冷热均衡,一些越冬作物开始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草木萌发之意 。此时气温渐暖,草木发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种的好时节 。
谷雨:由于雨水增多,滋润田野,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有“雨生百谷”之说 。
立夏: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视为气温升高的开端 。此时万物生长旺盛,欣欣向荣 。
小满:“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经开始灌浆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
芒种: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实的外壳上长的针状物 。芒种指小麦等有芒作物即将成熟,可以采收留种了,也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
夏至:是全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说明即将进入炎热的夏季 。
小暑:属于“三伏”中的初伏,天气炎热、蒸闷 。气温虽高,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故称小暑 。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也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 。
立秋:预示着秋季即将开始,天气逐渐转凉 。不过暑气并未尽散,还有气温较热的“秋老虎”之说 。
处暑:“处,止也 。暑气至此而止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将结束,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 。
白露: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结成白色露珠,故称白露 。
秋分:与春分相同,昼夜几乎等长,处于整个秋天的中间 。
寒露:冷空气渐强,雨季结束,气温由凉转冷,开始出现露水,早晨和夜间会有地冷露凝的现象 。
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过渡到冬季的节气,开始有霜冻的现象出现 。
立冬:标志着冬季的开始 。田间的操作也随之结束,作物在收割后进行贮藏 。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 。小者,未盛之辞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现初冬的景象,但还没到大雪纷飞的时节 。
大雪:“大者,盛也 。至此而雪盛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时天气较冷,不仅降雪量增大,降雪范围也更广 。
冬至:与夏至相反,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数九” 。过了冬至,白昼就一天天地增长了 。
小寒:此时正值“三九”前后,大部分地区开始天寒地冻,但还没有到达寒冷的极点 。
大寒: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段时间,相对于小寒来说,标志着严寒的加剧 。
三、文学中的二十四节气面对一年当中往复更替的二十四节气,敏感的古人对这一感受显得尤为深刻 。他们将节气作为创作元素,融入到诗文当中,使作品生动鲜活,更富有生活气息,易与观者产生共鸣 。
不同情景、不同地点、不同境遇结合不同节气,表达出文人内心不同的感受 。
装载了不同的情感,或是物是人非之愁,或是豪情壮志之悲,或是回忆昔日旧情之喜,或是抒发相思离别之苦,将个人心底细腻的情感全部寄托于节气当中,创造出另一种韵味 。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代节气之点滴,亦可体会古人对于节气意识之感受 。
         
图五、皇帝祭月朝服
诗圣杜甫在其《月夜忆舍弟》一诗中,便借用节气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此诗描写了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
正值白露节气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在戍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衬托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浓烈、深沉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既是对景色的描写,也点明了时令,因景生情,景中寓情,将深切的思念化为动人的形象,一虚一实,相得益彰 。
诗中以“白露”与“明月”为一联,语虽平质,但是利用语序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韵味 。
图6 皇帝祀天朝服
在杜甫的另一首《立春》诗中,还提到了有关立春的节气民俗: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
首联中“春日”指代的便是立春节气 。“春盘”是一种古代风俗,即立春日以韭黄、果品、饼饵等簇盘为食 。唐朝立春日时兴食春饼、生菜,号“春盘” 。
杜甫由眼前的春盘,回忆起往年太平盛世,两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与当下漂泊异乡、萍踪难定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内容及其作用 中国二十四节气的意义】面对巫峡大江,愁绪如东去的春水一般,滚滚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