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身亡的人是命数吗 意外死亡的人是不是阳寿未尽

阳寿未尽的意思就是指一个人的寿命还没有走完,还能继续活着 。阳寿阴间是迷信说法,按照迷信的说法,人活着属于阳寿,死后就去了阴间地府,一个人的阳寿多少,是由一个人的命中注定的,命里规定多长就是多长,这当然是迷信说法,不可信 。

意外身亡的人是命数吗 意外死亡的人是不是阳寿未尽

文章插图
明朝嘉靖年间,书生方子阅考上了秀才,亲朋好友都来祝贺 。
在祭祀祖先时,老母亲想起好几年没有去给方子阅的爷爷上坟了,就叮嘱方子阅,明年清明节时,一定要抽时间,去给爷爷扫墓 。
爷爷的墓地在外地,离家一百多里远,父亲还没有病故时,方子阅跟着父亲去祭扫过几次 。许多年前,方子阅的爷爷携家带口逃难时,被土匪杀死,葬在附近的山上 。方
子阅的父亲原本想等到家境宽裕时,再把坟墓迁回来,哪知道他英年早逝,此事便耽搁了下来 。
一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节,方子阅启程去祭扫爷爷的坟墓 。到了山上,他烧纸叩头后,将坟墓上的荒草砍了,然后启程回家 。
第三天下午,一个陌生的年轻书生急匆匆地赶来,进门就说:“方兄,你上错坟烧错纸了,烧给我的爷爷了!”方子阅大吃一惊,问道:“不可能,你是如何知道的?”年轻人说:“我爷爷托梦来了 。”
原来,年轻人名叫孔之郡,他的爷爷逃难时,也是被土匪杀死,就近葬在山上 。后来,他的父亲去祭扫时,没有带孔之郡去 。
孔之郡十一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他不知道爷爷的墓地在何处,从此没有祭扫 。前天晚上,他的爷爷来托梦说,有一个名叫方子阅的秀才,到他坟前祭扫了一番 。
孔之郡醒来后,去县城找到学官,查阅到方子阅的地址,找了过来 。他一是来感谢方子阅的,二是来让方子阅带路,确认爷爷坟墓的位置 。
方子阅狐疑地问道:“既然你的爷爷能托梦,为何早几年不给你家托梦,说清楚坟墓的位置?”孔之郡大笑着说:“此事我也在梦中问过爷爷,他做了解释,一共有两个原因 。”
原来,孔之郡的爷爷被土匪杀死,属于意外死亡 。那些意外死亡的人,因为阳寿未尽,不能投胎转世,只能在阴间游荡,所耗费的费用,都是阳间的亲人烧给他们的 。
因为孔家将近十年没有来扫墓,孔之郡的爷爷钱财用完了,到冥府银行里去借贷,后来因为还不起贷款,被关在了监狱里 。
前天,方子阅烧了大量的纸钱,孔之郡的爷爷得以还清贷款,被释放了出来,因此才去给孔之郡托梦 。
孔之郡笑着说:“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就算托梦,也说不清楚具体位置,所以他让我来找你,请你带路 。”
方子阅点点头,说道:“今日天色已晚,你在我家住宿一晚,明天我带你去,顺便给我爷爷扫墓 。我扫错了墓,想来他老人家在阴间里气的吹胡子瞪眼的 。”孔之郡大笑着说:“极有可能 。”
两人坐下来闲谈,彼此都是书生,学识相近,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吃过晚饭后,两人同榻而卧,一直聊到三更后才入睡 。
第二天一大早,两人吃过早饭,骑着骡马,急匆匆地赶路 。到了山上,方子阅来到前天祭扫的坟墓前,仔细辨认,似乎不像爷爷的坟墓 。
他往左边走了十几步,才发现,这一座坟墓是爷爷的 。因为好几年没有来,加上杂草丛生,他一时粗心大意搞错了 。
方子阅自嘲地说:“唉,我一个读书人,竟然把祖坟拜错了,说起来可笑至极,愧对先人 。”
孔之郡大笑着说:“方兄,幸亏你搞错了,不然的话,我哪里会找到爷爷的墓地?为了表示感谢,我邀请你去我家做客 。”方子阅答应下来,两人各自给自己的爷爷上过坟后,一起去了孔之郡的家里 。
孔之郡盛情款待,他的老母亲也出来相见,表示感谢 。两人饮酒通宵达旦,又谈论了一整天的诗词歌赋,彼此引为知己 。
到了晚上,两人又开始喝酒 。这时,小丫环出来禀告,老夫人传唤公子 。孔之郡让方子阅自斟自酌,进到内室去了 。
不一会儿,孔之郡笑嘻嘻地出来了,拱手对方子阅说:“贺喜方兄,我的妹妹看上你了 。”原来,孔之郡有一个妹妹,知书达理,立志要找一个如意郎君 。好多媒婆上门,介绍了不少才子,她都看不上眼 。
今天上午,她躲在门后偷瞧方子阅,见他器宇轩昂,心里中意,便对母亲讲了 。母亲把孔之郡叫了进来,询问方子阅的身世,得知他还没有婚配,便让孔之郡出来讲明,看看方子阅的意思 。
方子阅还在沉吟,孔之郡大笑着说:“方兄一定在揣测小妹人才怎么样?没关系,我把小妹叫出来,方兄再表态不迟 。”他转头吩咐站在一旁侍候的小丫环,请小姐出来敬酒 。
不一会儿,孔氏出来了,见过礼后,执壶敬酒 。孔氏美如天仙,方子阅看呆了,不觉有些失态 。等到孔氏进去后,他对着孔之郡一躬到地,表示愿意娶孔氏为妻 。
双方当即立下婚约,方子阅回去后,马上送来了聘礼 。到了秋后,两人完了婚 。婚后,两人恩恩爱爱,如鱼得水 。
方子阅暗想,要不是自己烧错了纸上错了坟,哪里会娶到贤惠美丽的孔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
【意外身亡的人是命数吗 意外死亡的人是不是阳寿未尽】清明节是缅怀祖先的日子,纵使没有时间扫墓,也要在心里祭奠一下安眠于地下的亡人们 。心里多一份敬畏,人生便多一份安逸 。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喻世人,与封建迷信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