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断供近两个月后|曾经的“泡面神器”,如今成了亚马逊的翻版

“缺芯”断供近两个月后 , Kindle在官方渠道的销售 , 依然处于全面缺货状态 。
去年年底 , 电子阅读器Kindle关闭了天猫旗舰店 , 而从2022年年初开始 , 京东商城旗舰店也几乎处于全线断货状态 。 如今2个月过去了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Kindle依然处于所谓“断货”状态 , 客服给出的解释依然是“芯片短缺” , 这也几乎从侧面坐实了Kindle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 。
“缺芯”断供近两个月后|曾经的“泡面神器”,如今成了亚马逊的翻版
文章图片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 , 数字阅读已经是大势所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从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 , 到如今的惨淡离场 , 这台曾在数字阅读行业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子产品 , 从“阅读神器”彻底沦落为“泡面神器” , 也给市场演绎了一出耐人寻味的“凉凉启示录” 。
从阅读器“天花板”
到“盖泡面”
“售价高达399美元 , 上架6小时却全部售罄 。 ”2007年 , 亚马逊公司推出首款Kindle电子书阅读器 , 迅速掀起波澜 。 亚马逊也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最大的书籍零售商 。
2013年6月 , Kindle进入中国市场 , 低价甚至亏本甩卖的硬件策略 , 让它仅用3年时间 , 到2016年 , 中国就成为全球销售的第一大市场 。 到2018年 , Kindle在中国已累计销售数百万台 。 相对应的 , Kindle中国电子书店的书籍总量也接近70万册 , 较2013年增长近10倍 , 来到了历史最高点 。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也是从2018年开始 , Kindle的光环开始逐渐消退 , 不仅未购买用户热情下降 , 已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 , 也正在快速抛弃这款产品 。 二手交易平台闲鱼的数据显示 , 从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 , 闲鱼成交了超过40万台Kindle阅读器 , 月均突破3万台 , 交易均价仅为356元 。 不少网友表示:本以为买了Kindle , 自己能成为一代文豪 , 结果发现kindle的用处真多啊!可以用来盖泡面、当鼠标垫、拍苍蝇……唯独不会用来读书 。 因此Kindle又有了“泡面神器”的称号 , 充分反映出如今的尴尬境地 。 就连亚马逊官方的广告也开始自黑 , 以“Kindle盖泡面”来自嘲 , 以此挽回日渐惨淡的销量 。
“缺芯”断供近两个月后|曾经的“泡面神器”,如今成了亚马逊的翻版
文章图片
▲Kindle被网友戏称为“泡面神器”(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许多人不知道的是 , 第一代Kindle和iPhone初代都诞生于2007年 。 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看 , 这两款产品也有诸多相似之处—都是亚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产品 , 都肩负着创始人颠覆行业的野心和憧憬 , 最为核心的理念 , 都是追求极致和极简 。
“缺芯”断供近两个月后|曾经的“泡面神器”,如今成了亚马逊的翻版
文章图片
▲Kindle一直处于无货状态(图片来源:赵天宇)
15年过去了 , 同为2007年“出生”的iPhone已经更新到第13代产品 , 但Kindle的路却越走越窄 , 眼睁睁地看着iPhone成为了“别人家的孩子” 。 早在2019年 , Kindle的母公司亚马逊电商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 。 曾经的亚马逊与京东、当当网一起 , 是国内最早开展电商零售的平台 , 但却“起了大早赶了晚集” 。
如今kindle的境遇 , 简直成了亚马逊的翻版 , 不仅再次验证了“外来的和尚”不好念经 , 也昭示了消费型电子科技产品的成败法门 。
“困在时光里的老人”
曾经风靡一时的Kindle为何“不香了”?其实 , 这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产品力下降都有关系 。
首当其冲的就是竞品的崛起 , 随着国内互联网生态的完善 , 陆续有新玩家加入到数字阅读领域 , 小米、文石、掌阅、讯飞等厂商也纷纷入局 , 结合内容生态 , 推出了自己的阅读器 , 并给出了消费者很有竞争力的价格 , 而这个时间节点恰恰正是201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