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互联网巨头「云」的至暗时刻:内卷、降权、大客流失( 五 )


此外,在相关基础设施上,不同于国际云厂商可自建网络,国内云厂商需按规定使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专线,并向其支付数据传输费,而这通常是云厂商的大头支出之一。
其次,数据库等高毛利的中间件,目前还是国内云厂商解决方案中的短板。
“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比较浮躁,倾向于赚快钱。”在王朗看来,高毛利的中间件核心产品,属性重、壁垒高,需要花费极大的时间、资金、精力,但中国发达的互联网产业让大多数企业难以沉下心来去长期投入。
同时,国内对有效专利的保护还不够,在法律手段上不够狠,市场惩罚力度有限,导致抄袭成本低。仿制品多了,自然会进入打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没什么利润。
最后在SaaS层上,国内不仅起步要晚于美国至少十年,而且由于信息化底子薄,市场主体发展不充分,正版和付费意识比较欠缺等因素,造成了国内SaaS“落后十年、十倍差距”的现状。
目前国内没有几家SaaS公司的财务数据可以称得上漂亮。并不是每个海外明星SaaS都能有个中国版,国内的商业土壤注定了短时间内,SaaS公司无法像美国同行那样,有着光明的未来。(关于更多国内外TO B市场差异的分析,可查看《AI 商业模式的脱靶、崩塌、救赎》)
不难看出,在云计算各层上,国内云和IT市场与欧美等国际市场存在很大差异,甚至可以说是两个土壤、两种需求。阿里、腾讯、华为三家一线云厂商,在效仿亚马逊AWS、微软云的道路上,可谓困难重重。
在传统IT时代,国内软件就长期被冠以“高人力成本、低利润”的行业形象。而现如今,云计算领域似乎正在重蹈覆辙。
中国云计算走到了关键路口事实上,尽管喊了很多年,但国内云计算真正开始发展是在2018年。此前都是二级BU在做,云业务并没有被提到战略高度。重视云、将其作为一级战略,是在2018年;到2021年,各家已然开始增长放缓、战略降级,一起一落间也不过短短几年。
而从国内一线云厂商内外交困和国际云巨头逆势上扬的对比反差中,更需要注意的是,两者间的规模差距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被再度拉大。
目前,这种苗头已隐约可见。以全球疫情下火爆的医疗云/数字化为例,去年微软以197亿美元收购Nuance、甲骨文以 283 亿美元收购电子病历公司 Cerner。两大巨头先后大手笔入局医疗云/数字化,提前锁定了未来可能最有想象空间的一块“蛋糕”。
而反观国内,同样的趋势并未出现。相反,中国的公立医疗机构们甚至还在排队“下云”。
由于HIS厂商(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原有利益格局难撼动、三大运营商“山头”绕不开、国内医疗信息化公司知识管理薄弱、云大厂赛马机制带来的人员高流动和部门分散等缘故,这么多年来,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厂和云厂商们,一直在医疗行业的外围打转,无法触及核心业务。
对国内云厂商来说,医疗云,是一场短期内连水花都难以打出几朵的硬仗。在这个或许是市场最大、增长最快的垂直行业,海外云厂商狂飙突进,国内云厂商艰难腾挪,两者正在渐行渐远。
(推荐阅读:《BAT卖不动「医疗云」:医院逃离、山头林立、行有行规》。)
不得不说,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仍旧长坡厚雪、道阻且长。
时至今日,以阿里、腾讯、华为这三家一线云厂商为主力军的中国云计算,来到了一个关系行业命运的关键路口。下一步何去何从?正在成为当务之急的大问题。
注: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下篇预告:《身价暴跌的独立二线云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