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中国老龄化挑战:2035年劳动人口减少4700万,3亿低龄老人将是最后一波人口红利( 三 )


最近北京卫健委和老龄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中就提到,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制度,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措施,逐步构建“政府主导、通存通兑、权威统一”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运行机制。到2025年,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30%。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估算:假设一位老人每天志愿服务1小时,全年服务250天,以3亿低龄活力老人计,总志愿服务时长为750亿小时;而一名全职工作人员的全年工作时长假定为2000小时(每天8小时,全年250个工作日),则750亿小时的总志愿服务时长相当于3750万名全职工作人员,几乎顶得上前文测算的养老服务劳动力需求的大半了。
当然,由于低龄活力老人的体力和技能有限,不能从事专业护理服务,但让他们从事低技能的养老服务工作,仍然可以极大地缓解未来养老需求暴增情形下,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矛盾。
除了为高龄老人提供低技能养老服务,低龄活力老人还能参与到社会治安巡查(比如著名的”朝阳大妈“)、少儿课后托管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充实老后生活的同时更加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从国家战略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积极”,正是以激活这群未来将达到3亿规模之巨的低龄活力老人为主要内容之一。
医疗健康方面,从 “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通过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运动锻炼等各种方式提高低龄活力老人的健康水平,既可以确保他们拥有积极融入社会的健康基础,同时使他们在进入高龄阶段后尽可能地保持自理能力,减少照护需求和家庭、社会负担。
社会参与方面,推动全社会全行业全场景的适老化,降低低龄活力老人融入高科技现代社会的门槛,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发挥能量的无障碍境,提供再就业、志愿服务、养育孙辈的丰富机会。
【 机器人|中国老龄化挑战:2035年劳动人口减少4700万,3亿低龄老人将是最后一波人口红利】价值观和社会意识方面,鼓励老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人生价值,变被动躺平式养老为积极参与式适老,弭平消解代际矛盾,鼓励代际之间互担责任、互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