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中国老龄化挑战:2035年劳动人口减少4700万,3亿低龄老人将是最后一波人口红利( 二 )
我们都知道,同时期中国的制造业仍在快速发展,背后的原因正是产业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新技术加速推广渗透,对劳动力质量的需求在提高,而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在降低。
文章插图
而且随着机器人等先进技术的普及渗透程度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的制造业有可能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美国有一项研究支出,1990~2007年,每千人中增加一个机器人,就业人口就会降低0.18%~0.34%。如果中国未来加速普及机器人,劳动力短缺就不会成为一个问题。
根据牛津大学和花旗银行的预测,未来人工智能或机器人对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工作岗位的平均替代率是57%,而中国将会有77%的岗位实现自动化。
从成本来说,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与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的差距在不断减小,制造业加快机器人替代正迎来有利时机。
文章插图
同时中国在机器人替代方面有非常大的空间,2017年中国的机器人保有密度为97台/万人,2019年时为187台/万人,增长了近一倍。但这在全球排名中仅位列第15名,而高居榜首的新加坡拥有918台/万人,第二名韩国拥有855台/万人。
文章插图
有意思的是,新加坡和韩国同时也是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两个国家,新加坡2017年底65岁以上老人占总居住人口的13.02%,韩国202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5.7%,说明他们不约而同地用机器人替代来解决劳动力难题。至于老龄化最为严重的日本,其机器人保有密度却落后前者,可能是因为日本的制造业大量外流,留在本土的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故机器人保有密度较低。
文章插图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达到新加坡和韩国的水平,制造业将空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以供给养老服务行业。到时候需要担心的问题不是劳动力是否充足,而是如何建立起养老服务行业的荣誉感、价值感,并给予从业人员一份体面的收入。
另外,机器人对劳动力的替代不仅体现在制造业,未来还将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服务业。比如逐渐走入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清洁机器人、消毒机器人、迎宾机器人,我们手机上接收到的各种推销电话背后的语音机器人,以及通过线上、电话等方式处理各种客户需求的客服机器人。这些服务机器人的推广应用,未来也会对养老服务人员形成一定程度的替代,减轻后者的劳动强度和心理压力。
激活3亿低龄老人:一座巨大的人力资源宝库除了机器人替代外,中国未来还有3亿低龄老人,是一座蕴含了巨大社会价值的人力资源宝库。
文章插图
根据联合国2019人口报告,2035年时中国总共有4.15亿老人(60岁及以上),其中3.02亿时60-74岁的低龄活力老人。
低龄活力老人的特点是,虽然有各种慢性病,但身体活动能力尚未显著下降,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很低;(城市老人)收入处于社会中等水平,生活负担较轻;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但缺少有价值有意义的活动的参与机会。
如果将3亿低龄活力老人的空闲时间充分调动起来,将是一笔巨大的人力资源宝库。
现在各地积极推进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虽然文字规定上以18岁以上人群为服务提供方,但数量庞大、时间充裕的低龄活力老人最终将是主要的志愿服务提供方。
- 本文转自:城市晚报来源:城市晚报编辑:刘彦冰 主编:王首道 审阅:王绍忠...|今日《城市晚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 广电|第四大运营商要来了!中国广电强势加入移动通讯市场,号段公布
- 蝉联16年全球第一,却在中国一败涂地,国人为何不买三星电视?
- 光伏|从冬奥看中国科技(六):千里光伏初长成
- 疫苗|“混打”新冠疫苗,你的理解对吗
- ibm|人工智能,垂直农业,区块链,机器人,四大技术驱动未来农业蓬勃发展
- 中国移动稳坐开年“C位”,三大运营商2022年1月数据出炉
- 中国林木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平谷区进行合作对接
- 本文转自:中国网近日|LinkWAN在工业互联网的实践 | 高安全多融合SD-WAN
- 本文转自:中国网资讯2月7号下午4点|丸卡数字藏品成影视IP确权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