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停|小红书的内“忧”与外“患”( 二 )



图/pexels
话说回来 , 小红书始终是要做生意的 , 社区的商业化进程也必然是小红书的最终走向 。
2014年 , 是中国跨境电商发展的元年 , 传统零售商、海内外电商巨头、物流服务商、供应链分销商纷纷涌入瓜分跨境电商这块蛋糕 , 天猫国际、京东海外购、网易考拉、顺丰海淘等品牌也因此应运而生 。
小红书在商业上的初次试水也正是做跨境电商 。 同年8月 , 小红书上线了第一款产品一款希腊品牌的清洗液 , 一瓶98元 , 一上线便被秒杀 , 短短1分钟便卖出了2500瓶 。 这一举动的成功 , 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平台用户的高转化率 。 同时也给了资本信心 , B轮融资就收到了GGV的数千万美元投资 。
尝到甜头后的小红书乘胜追击 , 开始在海外自建仓库、自建客服 , 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 最终搭建起一套包括采销、仓储物流、客服等所有环节的电商链条 。 到了2015年 , 6个月内销售额就已达到了7亿元 。
但问题也随之显现 , 由于供应链体系的不完备使小红书身陷“假货风波” , 同时物流体系尚未健全导致了发货、配送慢 , 以及售后体验差等问题 。 此时 , 完全自营的小红书难以提供足够的完备的电商服务体系 。
2015年之后 , 还处于野蛮生长的跨境电商即将迎来寒冬 。 从2016年4月8日起 ,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开始按货物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 这一举措彻底将跨境电商带进了沉默期 , 大批的跨境电商平台倒在了新规后 。
试水跨境电商不如意 , 小红书不得不把精力重新放回社区 。 2017年随着林允、范冰冰、张雨绮等明星的陆续入驻带动了小红书用户的增长 , 小红书也逐渐意识到了社区优势 。 2017年底 , 原本“All in电商”的小红书将注意力转移至了提升社区活跃度 , 专心做好社区运营 。
但自始至终小红书扮演的都是买卖人的角色 , 内容社区的生意恐怕没那么好做 。
02 “种草”社区的商业困局内容社区的商业化进程一直犹如在钢丝绳上行走 , 种草与广告之间的界限模糊难以断定 , 导致了稍微的内容倾斜就会打破生活分享与广告“种草”之间的平衡 , 从而被打上“广告平台”的标签 , 掉进用户的“黑名单”中 。
种草社区的商业困局 , 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行业痛点 。 与小红书类似的知乎、虎扑都不乏种草的基因 , 但都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苦苦摸索多年始终没有找到门路 。
东兴证券去年8月发布的研报透露 , 90%的小红书用户在购买前有过搜索小红书的行为 。 另据艾媒调查 , 接近60%的用户使用小红书的目的是“了解产品介绍及用户使用心得” 。 仅仅2020年 , 小红书日均产生近1亿次搜索行为 。
浏览小红书的用户本身就带着购物目的而来 , 而小红书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相当于导购员 , 为用户们提供其所需求的内容 , 从而促成品牌与用户之间的交易 。

图/pexels
品牌在小红书上的投放 , 相当于是对传统广告的拆解 , 用“普通人”创作精致内容推荐的方式替代专职演员拍摄广告片的方式去做投放 , 不仅价格低 , 覆盖面也广 。
但小红书在其中也往往是个中间商而已 。 种草与拔草其实都是内容创作者和商家之间的合作 , 小红书作为“中间商”参与了 , 但又没有完全参与 。
用户搜索完转身去别的电商平台下单 , 博主绕过平台私下接“软广”现象泛滥 , 明明是占大头的广告收入 , 小红书面临的却是中间商难赚差价的尴尬 。
对小红书而言 , 其实也有说不完的“苦楚” , 软性广告、隐性营销的发现难度极大、人工审核成本过高 , 稍微松一点 , 自身利益受损 , 稍微紧一点 , 创作者活跃度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