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

在今年的北京冬奥会上,从场馆建设、赛事组织,方方面面都展示出了科技的力量。20日就将进行冬奥会闭幕式了,作为开闭幕式的举办地国家体育场,这些天都发生了那些变化?又有哪些看不见的黑科技在支撑着开闭幕式的成功举行呢?
一朵朵雪花代表一个个国家和地区汇聚在北京,组成了火炬台,上面插着一支手持式火炬“飞扬”,主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在之前的冬奥会中尚无先例,以“微火”取代熊熊燃烧的大火,也传递低碳、环保的绿色奥运理念。在鸟巢地下的火炬储藏室,技术负责人给我们介绍了火炬台和火炬连接部分的奥秘。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
文章插图
开闭幕式工作部仪式装置经理 庞宗占:很难也很惊讶,当时知道这个决定也很惊讶,当时要求是一插,就是实现这些转换,实际上我们说连接装置有很多技术难点要突破。一个是密封氢气特别容易泄漏,所以密封特别难,所以密封这一块我们做了很多测试。因为咱冬奥会是冬天,要考虑低温环境,所以为了解决低温下的应用问题,我们专门找到了一个冷库专门去测试,前前后后大概五六版设计稿,再加上100来次的实验测试,才实现导演的创意想法。
在雪花火炬台的下方,是一块一万多平方米的巨型“冰面”地屏,这是奥运史上最大的“冰面”,在开幕期间根据节目的调整实时显示不同的内容,而且需要配合裸眼3D、AI等技术,在万平的“冰面”上,却要达到毫秒级的延迟,才能最完美地展示出节目的效果。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
文章插图
航天新长征大道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刘瀛:从屏的这边到那边将近150米,它的同步性要求要达到毫秒级以上。这种水下来以后,其实每一帧都不一样,它是一个动态情况,如果左边的是前面的浪花,右边是后面的浪花,那明显差距就很大了。所以就有航天的发射技术应用到了这个大型舞台的巨大屏幕控制技术上,使得它能够完成毫秒级的(同步)播放视觉的能力。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
文章插图
北京冬奥组委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 常宇:他们确实是拿我们国家火箭发射生产研发和运行太空站的方式,在运行舞台装置,所有的倒计时、检测安全性、评估,包括现场下的口令,都跟发火箭那时差不多。我们这么有科技实力的单位,千千万万个单位在外围做保障,哪怕在舞台上只是几秒钟的呈现,它背后凝聚了很多技术人员的努力在后面。
实时渲染动态捕捉 呈现温暖瞬间
除了地屏、雪花火炬台这些硬核科技之外,很多观众还对开幕式中“和平鸽”的节目印象深刻,而这个节目的背后还穿插着一段创意团队和技术团队紧密合作的故事。
开幕式上几百个孩子手持发光的和平鸽、自由地在一万多平方米的鸟巢地屏上奔跑嬉戏的时候,浪漫、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孩子们脚底下永远是实时互动、闪亮的雪花。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这些灵动的雪花其实是实时渲染出来的。对如此多的孩子进行精准定位,实时渲染,此前还没有同样的技术在如此大的舞台上实现过。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
文章插图
【 冬奥会|科技与艺术融合!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还有这些隐藏黑科技】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团队AI实时视效导演 韩柯:我们当时也是调研了市场上的大量的这样的现有动捕技术,包括一些实验技术,包括一些高校里面的科研项目。但因为我们这次演出的范围比较大,因为一万多平方米的LED屏幕,再加上演员的数量也都是比较多,所以当时现有的这种动态捕捉技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并不太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