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用“演绎法”梳理业务——高阶工作方法论( 三 )
第三步:结合业务,判断机会第三步与正常增长工作中的业务判断类似,都是基于拆分的结果,通过数据分析与调研等手段,判断增长的机会点。
以放大感知价值为例,基于第二步中拆分的不同价值,结合平台业务,我们可以先做出基于现状的梳理,如下图:
文章插图
将产品当前“已经做了的模块”和“可以尝试的模块”分别放到对应的“价值类型”的下面。再之后,则需要根据价值类型,对业务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判断。
1. 纵向判断纵向判断:判断已覆盖的模块/价值的增量空间。
- 当前各活动的表现情况是怎样的?
- 我们是否应该将某个类型的活动做得更深入?
- 继续优化某活动,能带来的增长有多少?
- …
例如:如果现金类“全额返活动”的参与率已经达到90%,远远大于其他同类活动,那么再继续优化该活动,随着边际效用递减,后续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我们可以判断出这里并不值得再投入过多资源。
又比如,当前积分类“邀请活动”的参与率只有5%,远远低于其他类型活动。我们就要可能需要做一些用户调研,了解用户参与率低的原因,如果发现这些原因有合适的解决方案,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里是有机会的。
2. 横向判断横向判断:判断尚未覆盖的模块/价值的增量空间。
- 能否让更多的人参与分享?
- 是否还有一些价值类型没有覆盖到?
- 覆盖这些价值类型,能带来多大的提升?
- 我们是否应该尝试利用提升社交货币的手段来刺激更多用户加入分享?
- …
例如平台的活跃用户中,仅有10%的用户参与过任意类型的分享活动。那么可以针对未参与那90%的用户进行调研,判断出他们想要的价值类型以及“程度”。例如发现他们90%对有趣的内容更在意,则可以考虑增加一些内容相关的分享活动来撬动这部分用户分享。
第四步:根据判断结论,执行落地结合上述两种判断思路,我们可以对业务有较为清晰的诊断。后续则可以根据诊断结论,综合比较不同的机会点,分析出当前最具潜力的增长机会,再提出对应的产品假设和方案去解决,以及后续持续的复盘迭代即可,这里就不再赘述。
结语本文主要是分享基于本质进行演绎分析的方法论,着重在于找到本质以及往后的逻辑推演的环节,这种方法论非常抽象,但很有意思。如果喜欢具体方法论的朋友,也可以阅读我之前的文章《我的产品方法论》。
此外,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发现要将演绎法运用在产品工作中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例如在拆分不同的价值和成本类型时,我依然只能依靠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分类。但理解了基于本质的演绎分析方法,仍然有两个好处:
1)更能理解所有基于归纳法的理论都有其边界和局限性;背后其实有更为准确的演绎法存在。
2)在用演绎法梳理问题的过程中,能找到更明确的学习和思考方向。
#专栏作家#爱学习的Keyda,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主要专注在线教育和电商类产品增长,擅长游戏化设计,定期分享产品设计和思考。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黑科技|当初多“肉疼”,现在就有多幸福!这3款黑科技家电,让人相见恨晚!
- 评测|iQOOZ5全面评测,用旗舰思路打造而成的千元机
- 算法|又耍阴招?阿里巴巴遭审查,“安全问题”只是借口
- OPPO|沈义人换上OPPO Find X5 Pro:首次搭载OPPO自研芯片 采用台积电6nm工艺
- 本文转自:TechWeb上个月底|太方便 微信能精准搜图片了!网友:出点有用的功能有多难?
- 平时大家都习惯用马赛克来编辑掉敏感信息|安全研究员成功破解马赛克算法,还原文字信息
- 收发件|拼多多旗下多多买菜涉嫌违规开展快递业务被监管叫停
- 勋章|3分钟读懂什么是“游戏化”
- 单词|词典笔怎么选?小初学生五百元档位就够用
- meta|Meta自家社交平台《Horizon》用户量达30万,3个月涨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