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院士”云端开讲,网友直呼“这才是我们想追的星”
采访人员莫鑫
小徐是北京一所高校地质学专业的大三学生 , 前不久的一天中午 , 他取回外卖 , 打开手机支架 , 准备边看短视频边吃午餐 。
不一会儿 , 他看到一位学科“大牛”的线上讲座 , 便饶有兴趣地点开 。 一边吃 , 一边看 , 50多分钟转瞬即逝……
最近 , 与小徐有类似经历的网友还有很多 。 大家发现 , 经常能在短视频平台看到《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的讲座 , 视频里侃侃而谈的全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91岁高龄的徐志磊院士 , 中国第一批战略武器研究专家;80岁的刘嘉麒院士 , 七上青藏高原 , 三入北极 , 两征南极 , 足迹遍布全球;中国科学院毛明院士 , 曾斩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 领衔研制世界领先的99A主战坦克……
不少网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进去后 , 竟听得津津有味 , “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上院士的课”“真是出息了 , 院士讲的课竟然听懂了” 。 还有网友听完一场后依然陶醉其中 , 在评论区“催更”下一期 。
据统计 , 自去年10月29日第一期内容上线以来 , 《科创中国·院士开讲》6期节目总观看量已超3000万 。 这档节目在掀起一波科普热潮的同时 , 也让越来越多的网友秒变院士们的“知识粉” 。
院士们的故事又“燃”又“暖”
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是我国著名火山地质与第四纪地质学家 , 他常常笑称自己是“80后” 。 演讲中 , 刘嘉麒特别强调 , 看似冷门的地质学 , 其实与航空航天工程等热门学科有密切联系 。
“以前有航天人不服气 , 说飞船上天难道也需要你们学地质的来指挥?我说 , 我们不管上天 , 但我们要管上天去干什么 , 比如往哪里落、落了以后要取什么样品、怎么取 , 这些都是我们的事 。 从月球带回来的样品 , 好多在我们这里分析 。 ”去年11月 , 刘嘉麒在一场“院士开讲”中开玩笑说 。
刘嘉麒曾十进长白山 , 七上青藏高原 , 三入北极 , 两征南极 , 造访和考察过60多个国家和地区 。 他率先查明了我国火山的时空分布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让中国新生代火山活动规律的研究达到国际水平 。
他用自己的实际经历勉励广大年轻人:在人生最宝贵的年华 , 要珍惜时间 , 应该特别有作为 , 不要好多事等着以后再做 , 一等就来不及了 。
徐志磊院士从1963年就开始参与“两弹一星”的研究工作 , 有着辉煌的过往与荣誉 。 他坐在镜头前与广大网友畅谈“颠覆式创新” , 他理解创新就是要颠覆传统 , 这种“颠覆”不仅在于技术的更替 , 更在于“重视人的价值” 。
节目最后 , 他还惦记着年轻人的“熬夜”问题:保持热情的秘诀 , 就是日常生活要保证吃好睡好 , 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 , 也就没有很好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
“中国的两栖战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讲台上的毛明满是自豪 。
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衣着朴素 , 头发花白 。 去年10月26日 , 他站上“院士开讲”的讲台 , 面对广大网友 , 毛明讲起这件在他看来很“疯狂”的事情——让战车在水上“飞” 。
毛明提出创新思路——设计一种可变形的车体 , 成功破除发动输出限制的技术“瓶颈” , 完美解决两栖战车在水里速度不快的问题 。
毛明曾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 在兵器工业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他的“秘诀”之一 , 就是在极苦环境下依旧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 。
-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 破纪录|中国“造冰”技术助力冬奥冰场屡破纪录
- 自媒体|弘辽科技:拼多多再出“新招”
- |深圳视觉“黑科技”助力冬奥会
- 突触|阿尔茨海默病认知衰退“罪魁祸首”揭示
- 本文转自:上观2月17日|手机产品构建如何从2小时下降到40分钟?华为揭开了这项“秘密”
- 笔记本|笔记本界的“变形金刚”有多火?ROG幻X开售即抢空,体验创新升级
- 动力电池|江西这枚“芯片”领先全球
- 终于开始反击了!这次华为“态度强硬”,203亿赔偿一分不能少!
- 听我说:上班动力不足,“开工三件套”必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