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死磕智能化,小鹏汽车的未来有多少种可能?( 二 )


【 造车新势力|死磕智能化,小鹏汽车的未来有多少种可能?】投资小鹏,也是在投资“小鹏”
GGV纪源资本全球管理合伙人、小鹏汽车投资人符绩勋曾经在很多场合表达过,投资一个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在投它的创始人。人投对了,公司往往也就投对了。这一点,在小鹏汽车以及何小鹏身上再一次被印证。
何小鹏是连续创业者,且都是成功的连续创业者。何小鹏在2004年与俞永福、梁捷创办UC浏览器,一度做到行业第一,直至被阿里巴巴收购。随后,才开始创办小鹏汽车。
而从这个意义上讲,何小鹏走了一条从软件到硬件之路,也游离在投资人和创业者两种身份之间。何小鹏最初参与到小鹏汽车的打造,也是以投资人身份介入的,这也为之后小鹏汽车在资本市场上的优异表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电动汽车的第一波造车潮中,只有何小鹏丝毫没有造车经验,是一个来自互联网领域的纯粹跨界者。然而,作为GGV纪源资本的全球管理合伙人,符绩勋还是对小鹏造车很有信心。
首当其冲的,是前面提到的何小鹏的连续创业者光环。符绩勋很清楚,造车是一件太过复杂、太过艰难的事。如果核心领导人没有过管理几千人,乃至几万人团队的经验,如果他的个人魅力不够大,不能吸引足够多、足够优秀的人才聚拢在周围,帮助他一起实现目标,造车这条路根本走不下去。在符绩勋看来,何小鹏是具备领导造车团队的能量的。
再进一步,今天要造的不是普通汽车,而是采用新能源、新设计理念的智能汽车,这势必意味着迭代,意味着变革,意味着领导人需要具备带领整个团队跨越时代的能力。而出身UC的何小鹏,正是做到过这件事的人。当年何小鹏与伙伴创办UC浏览器之时,中国的互联网市场还处于PC时代,没有太多人真正看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何小鹏勇于成为了走在前面的人。他不只是亲眼见证,更是亲手推动了中国互联网从PC到移动端的跨越。于是今天,他说自己要来推动汽车行业的变革,是能让人信服的。
2014年,UC归于阿里巴巴门下。37岁的何小鹏实现了财务自由。年富力强,光环在身,壮志在胸,何小鹏当然不会选择就此退休。他在自己心中若干件“有趣的大事”之中进行了一番评估,选择了造车。
然而这一次,何小鹏并没有一上来就进入创业状态,而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发动”了小鹏汽车。
在后来的采访中,他说当时主要有两方面考虑:“第一,互联网人去做硬件,尤其是造汽车,跨越太大;第二,汽车原本只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要把兴趣变成事业,就很可能会把乐趣变成了折磨。”这些顾虑让小鹏没有直接all in——直到,他在儿子刚出生的产房里,接到了来自符绩勋的电话。
2017年2月,何小鹏刚刚抱上自己的儿子一两分钟,电话就响起了。双方已经不是第一次讨论造车的事。当时,符绩勋并不知道电话的另一端,有一个婴儿刚出生,他也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话在此刻对于何小鹏而言,具有了尤为强烈的穿透力:“汽车赛道的竞争已经开始了,如果你现在不冲进去,一两年后,这个赛道的窗口期可能就会关闭。”
一边打着电话,一边看着刚刚出世的孩子,何小鹏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应该再做一些有声有色的事情给儿子看。他想让儿子在成长过程中,看到自己有一个“披荆斩棘的爸爸”,而不是一个“退休养老的爸爸”。
于是,本已经是赢家的何小鹏又坐回了牌桌,再次将自己all in——由于初始阶段的办公地点偏远,他干脆搬到新公司附近,只为每天节约一个多小时往返车程,但也因此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机会。老朋友雷军看到何小鹏重回创业者状态,也半开玩笑地问他:“怎么样,坐了这么多年商务舱,你还能坐经济舱吗?7天和如家还能住得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