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离职监控系统”揭秘:30 秒截一下员工电脑屏幕

打工人想离职、上班“摸鱼”,老板“全”知道?
【离职|“离职监控系统”揭秘:30 秒截一下员工电脑屏幕】日前,一款监测员工离职倾向的系统被曝光,该系统可提前获知员工的跳槽意向,甚至能够知道员工什么时间、在哪些网站、投了多少封简历 。
该系统的研发主体被指向一家叫深信服的上市公司 。目前该公司已经下线了相关产品介绍和相关案例,但对于此事的讨论正在网络发酵 。
使用该系统的公司是否侵犯员工隐私权?公开售卖的这类产品是否违法?打工人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正在被监测?这类产品能够售出并有一定市场是基于什么样的商业逻辑?企业应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职场环境?
凤凰网科技频道“风眼对话”栏目连麦对话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职场大 V 王落北、网络安全技术专家魏老师,共同探讨这一系统引发的话题和争论 。
出售和使用“离职监控系统”不违法?
凤凰网科技: 深信服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删除了相关产品信息,知乎也予以否认 。从技术上来讲,监控员工离职倾向好实现吗?
魏老师: 网上行为管理的设备(系统),能够实现分析员工的上网时间、登录网站信息等功能 。当然,这实现起来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因为不仅要收集上网数据,还要进行相应的网络数据分析工作 。
凤凰网科技: 开发出售和购买使用此类产品的公司是否涉嫌违法?
夏海龙: 这样的一个系统,在功能上看起来会被用来采集敏感信息,但是从技术上来讲,它可能并没有使用到法律禁止的技术 。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它只是包括了系统检测、数据分析功能的服务,因此这个产品本身是没问题的,法律没有禁止销售有这样功能的系统,这个产品在法律层面来讲是没有问题,可以生产和销售 。
生产这种产品不违法,那么,公司用这种系统去监测员工是否涉嫌违法?隐私权这个概念要相对的来分析,并不是说员工在公司被公司监控,就可以直接判定侵犯了员工隐私 。
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隐私权的范畴相对来讲比较宽泛,对隐私权的理解不能脱离具体的场合和场景 。也就是说,某一个行为在特定情况下,可能构成隐私,但放在另外一个场合就不属于隐私 。
比如说,情侣间的亲密活动,如果是发生在他的家里面,绝对是属于个人隐私,那么,任何形式的偷窥,都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 。但是如果说同样的行为发生在地铁,或者说甚至是通过网络服务的方式来直播,那就不仅不属于隐私,甚至是涉及违法犯罪 。
具体到这次事件中,站在员工角度来看,劳动者无疑有自主择业的自由和权利,包括他在在职期间浏览招聘网站、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投递简历、面试,这本身没有问题,也是劳动者的固有权利 。
但是站在公司的角度来看,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也有权利要求劳动者按照公司的规定和时间,提供劳动服务,这就包括对劳动者进行一定的管理和考核,甚至利用技术手段对劳动情况进行监控、分析 。
但法律上,不能直接判定它是违法的,或者侵犯了员工的隐私权,那么,这就需要我们综合劳动合同法来判断,这种监控的限度是否合理 。这就需要根据,公司的监控情况,有没有事先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协商,员工是否知情来综合判断 。
如何反监测?涉及隐私的用自己的网络和电脑
凤凰网科技:王落北老师作为职场博主,对公司职场情况非常了解,也能经常收到职场的投稿,据您了解,此类监控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普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