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利用新媒体 科普路子新( 三 )


李治林认为 , 做科普不必避讳复杂的原理和公式 , 这样人们才会对科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
包容的文化 , 造就了这些年轻人轻松、幽默的直播风格 。 “每次直播 , 我们都不会事先特别设计什么 , 都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 ”袁嘉浩说 。
直播间是由一个小房间改造而成 , 屋子里堆满了各种实验器材和道具 , 想要什么随时就能拿到 。
一次直播恰逢火险高发季节 , 他们就给观众演示了一个反直觉的实验——烧纸产生的烟没有向上飘 , 而是像水流一样顺着纸筒向下流动 。 通过这个实验 , 他们解释了火灾中窒息的危险 , 强调遇到火灾时一定要用湿布捂住口鼻 。
因为事先不进行专门设计 , 直播时也难免有卡壳的时候 。 李治林说:“一开始会觉得很尴尬 , 但从弹幕的反馈看 , 大家都特别喜欢看我们‘翻车’ , 可能因为这样很真实吧 。 ”
在选题方面 , 他们更喜欢关注跟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 比如:雨滴从那么高的地方落下来 , 为什么不会砸伤人?都说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 闪电为什么不走直线?
有时也会紧追热点 。 2021年7月 , 我国滑板运动员在奥运会赛场上取得佳绩 。 物理所科普团队成员秦坤很快写了一篇介绍滑板运动中物理原理的科普文章 , 瞬间成为爆款 。
当然 , 也有过不太成功的尝试 , 比如最初入驻短视频平台 。 “有的科普视频我们事先并不寄予厚望 , 推出后却‘火了’;有的费了很多心思制作 , 却反响一般 。 这让我们一度有些迷茫 。 ”成蒙说 , “后来我们发现 , 短视频平台更适合播出一些不超过1分钟的作品 , 不需要把来龙去脉讲得特别完整清楚 , 截取最精彩的那一段 , 配以简单的文字说明 , 效果反而更好 。 ”
拓展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 他们还想把科普延伸到更多的地方 , 去影响更多的人
2021年12月31日晚 , 中科院2022跨年科学演讲迎来最后一场直播 。 虽然“拖堂”了近1个小时 , 但物理所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依然热情不减 , 最终观看人次超过130万 。
物理所研究员曹则贤作为这场演讲的主讲人 , 从大家熟悉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入 ,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四元数、规范场论等数学和物理理论 。 演讲内容既有严谨复杂的科学知识 , 也有对历史上各阶段顶尖科学家的致敬 。
这是曹则贤连续第三年做跨年科学演讲直播 。 此前 , 他对用新媒体方式进行科普并不太接受 。 在他看来 , 科普应该是“向上”的 , 把大众的认知能力往上提升 , 而不是把科学“压低”了去给大众看:“科学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 不要试图去把它简约化、庸俗化甚至碎片化 , 要坚持用原本的科学语言 。 ”
虽然对新媒体科普的一些语言风格等不太认可 , 但曹则贤也坦陈 , 新媒体介入科普的优势不容小觑 。 “面对的受众更多 , 传播面更广 , 表现形式更丰富 , 表现力也更强 , 这些是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 。 ”
在物理所新媒体平台上做科普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于渌 。 2020年5月 , 当时已83岁高龄的于渌第一次参加物理所公众科学日的线上直播活动 , 为大家作了题为《对称破缺的物理“美”在何方?》的科普报告 。 “要做真正的原始创新 , 必须培养优秀的年轻一代 , 所以科普是非常重要的 。 ”于渌说 。
“物理所在新媒体科普方面的成功探索 , 还源于多年来在科普领域里的深耕细作 。 ”顾长志介绍 , “这些年来 , 我们由老中青科研工作者和青年学生组成的科普团队 , 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 , 开展了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科学文化传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