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钢硬九倍、与口罩同源,这种新材料变成了高速列车头|工业硬科技( 二 )


文章图片
碳纤维 。 图片来源:中国石化
根据赛奥碳纤维发布的研究报告 , 2020年全球碳纤维市场规模为26.15亿美元 。 下游应用中 , 航空航天占比最高 , 达到37.7%;在风电、光伏和氢能源三大碳中和主战场 , 碳纤维分别应用在风电叶片、碳碳复材和压力容器 。
根据长江证券测算 , 中国碳纤维市场将从2020年的6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164亿元 , 到2030年将进一步增长至433亿元 。
上海石化是中国石化系统内唯一研发生产碳纤维的企业 , 也是内第一家率先突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的企业 。
48K大丝束最大的优势是 , 在相同生产条件下 , 可大幅度提高碳纤维单线产能和质量性能 , 并实现生产低成本化 , 从而打破碳纤维高昂价格带来的应用局限 。
自2019年起 , 中国石化和中国中车一起攻克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领域规模应用关键核心技术 , 最终实现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湾区蓝”上的应用 。
中国石化称 , 下一步将在广州地铁22号线列车上应用碳纤维材料 。
此外 , 中国石化和中国中车的研发团队正在开展应用于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等更高性能等级车型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攻关 。
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的材料 , 也是来自中国石化的碳纤维 。
这是全球首次实现以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奥运火炬外壳 , 解决了氢燃料燃烧时火炬需要耐高温的技术难题 。 该外壳能够在高于800摄氏度的氢气燃烧环境中正常使用 。
比钢硬九倍、与口罩同源,这种新材料变成了高速列车头|工业硬科技
文章图片
北京冬奥会火炬 。 图片来源:中国石化
本次冬奥会火炬外壳分成两段:上段燃烧段和下段普通段 , 上下段采用胶接的方式 , 形成火炬整体外壳预制件 。
其中 , 火炬上段采用碳纤维陶瓷基复合材料 , 耐高温性能优异 , 满足火炬上段燃烧环境的使用;下段采用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 力学强度高 , 满足火炬的整体使用强度 。
吉林化纤集团在大丝束碳纤的工业也处于国内领先 。
2017年7月 , 吉林化纤集团下属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在24K原丝经验基础上 , 开始研究48K大丝束碳纤维原丝 。
比钢硬九倍、与口罩同源,这种新材料变成了高速列车头|工业硬科技】2018年7月 , 该公司开发出48K碳纤维原丝的聚合、纺丝工艺技术 , 形成了千吨级48K碳纤维原丝技术工艺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