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匹配极其低效,交友APP的改进方向在哪里?( 二 )

  1. 比较少主动申请。
  2. 即使收到的申请多,但通过率低(基于我这边的反馈)。
申请认识本质上是交易。
跟电商、内容领域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单向的,手机或者一条短视频并没有选择购买者或者观看者的权利。
而交友上选择是显著双向的。因此并不能简单地用传统的匹配逻辑来提升交易效率。
从业务流程看,申请认识的要求是,双方互相认为对方基本符合自己想找的人。
而实际运作中,虽然人人写了很多个人信息,但它只是提供了展示信息,想要实现交易的用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寻找和甄别。
要达成【双方互相认为对方基本符合自己想找的人】,其实只要每个人在一个标准范围里,列出自己画像和期望的对象画像,做匹配即可。
因此分为两步:
  1. 制定标准,让择偶这个事情可以标准化。
  2. 设计一个避免出事的匹配逻辑。
制定标准,择偶上,一个人可基本分为外貌、性格、兴趣、工作、家庭、三观、学历、经历(具体做的人可以再研究研究)。
这些大项,而每个大项可以继续细分出很多标签,甚至可以为每个标签增加程度属性、选填、必填等。这其中性格和三观比较主观,可以多找一些心理学上的性格测试等试题等帮助用户给自己设置标签。
这个过程很耗时间,但找对象这么重要的事情,花点时间还好。反正已经单身那么久了。
匹配逻辑,当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画像和期望画像后,计算两个人的匹配度应该不难了。
可以是系统匹配,也可以是直接让用户自己找。
例如一个从事设计师职业的男性有一条狗,然后想找一个养猫的同城女性。
那么就在同城异性中寻找有宠物猫,且期望的男性生活在相同城市且职业为设计师的女性列表,作为搜索结果。
由于发起人也符合搜索结果中用户的期望,这时候发起申请认识是很容易通过的。就是谁主动的问题。
前面提到避免出事的匹配逻辑,主要考虑是否会有欺骗的情况。
如何设计机制减少欺骗,以及区分欺骗还是对自己以及对象的期望不准确。
还有一件事,随着增加筛选条件,这个搜索结果应该会迅速缩小。
发起人很快就明白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进而调整自己的择偶策略。(引申的问题就是如果市场的用户都基于这个搜索结果不断调整自己的定位,是否会出现一个平衡)。
二、方向二:推进沟通这个问题也是交友问题的月经贴。
此处主要以正经聊天为讨论对象。
很多男性在刚接触一个异性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不知道要聊什么。
可能互相一个hi,就然后没有然后了。
作为一个交友APP,用户能通过平台成为朋友应该是平台的使命之一(当然成了朋友后用户最后都进微信,暂且不讨论)。那么如何降低用户成为朋友的难度,就应该是交友app要思考的。
平台可以在如何破冰,如何进一步发展上,给双方一些指引,提示,促成此事。
线上和线下,基本上是相同的,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平台应该要想一些方法,帮助社交上比较弱的用户也能结交朋友。
soul做得还算可以,做了一些有趣的尝试。
例如:
但理论上,还是可以多做一些提示:
例如浏览对方的动态时,提示要不要根据这个点讨论一下;
以及可以鼓励女性开启话题等。
平台的引导,会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交友,比如揠苗助长,或者让另一方感受到被欺骗了。
我觉得不会。
双方建立一定的聊天量后,会降低敌意、戒备心,更愿意与对方沟通,进而实现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