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挑战苹果:中国芯片大师的自我验证( 二 )


在高能物理学研究中 , 让粒子物理学家魂牵梦萦的大型对撞机就有SPAD探测器的参与——撞击出的新粒子是被SPAD找到并接收的 。
但直到2010年以后 , “搅局者”们才将SPAD从学术剥离出来 , 带到由市场决定的陌生产业 。
实际上 , 五六年前VCSEL激光器还不够成熟 , 发射功率比现在低很多 , 但具有极高增益的SPAD器件 , 却能完美接补充VCSEL的这个缺点 。
“一个发射 , 一个接收 , 没有比它俩再合适的组合了 , 绝配 。 ”

无论是人 , 路边的树木 , 还是呼啸而过的车辆 , 所有物体反射的光源 , 经由SPAD的处理流程 , 与传统激光雷达有着本质差距:
在后者内部 , 光线通常从另一种探测器APD穿过 , 变成附带物体信息的电流;
再通过一枚放大器芯片进入ADC地盘上 , 化为数字信号;
最后 , 还有一枚昂贵的FPGA“守门\" , 对数据做最后的加工处理 。
而在这样一条链路里 , 还需要加设40~200伏不等的偏置电压、存储器等大量配套器件 。
如果你拆开一台3年前生产的扫地机器人 , 即便是一个单线激光雷达 , 密密麻麻的器件也几乎粘满了整个底盘 。

而能够高度集成的SPAD , 对此表示“不屑一顾” 。
因为从探测、数字采样再到超大数据量的信号处理 , 都可以被集成到一块CMOS晶圆上 。
以上全部 , 才能被称为“SPAD SoC”(片上系统) 。
值得注意的是 , APD只是对弱光信号按某种比例进行放大;而SPAD , 却拥有理论上的“无穷大增益” , 所以才能够检测到单个光子的存在 。
同时 , 比起传统激光雷达每个通道有一个独立接收器“单兵作战” , 一块SPAD片上系统却可以集成上万颗SPAD , 并以棋盘格形式分布 。
经陈然简单估算 , 这样一来 , 数据量就比过去多了几千倍 , 意味着处理起来也难如登天 。 “如果你不在芯片上做预处理 , 数据不可能送出去 。 ”
这也可以解释 SPAD SoC 难度之大 , 不是想做就能做的根本原因之一 。
除了本身遵循着摩尔定律的成本优势 , SPAD SoC作为一颗芯片的完整性 , 也避免了不同器件之间在匹配过程中出现的漂移效应——而这通常会导致成本价格极其不稳定 。
“至少扫地机器人单线激光雷达内部一半以上的器件 , 都可以被一枚SPAD全部抹除 。 ”陈然说 。
2019年 , 苹果手机上的SPAD模块就已降至20美金 。 借助它“以一敌百”的能力 , 可以想像 , 芯片化的成本优势也将在难度更高的多线激光雷达上车后 , 充分发挥出来 。
02 从0 , 到万
陈然回国后 , 最大的感受就是 , 中国公司极为擅长把一个产品压榨到极致 。

一旦掌握了技术关键且创新点已达上限 , 那么市场便开始完全向中国企业倾斜 。

“我后来看国内某头部激光雷达公司的一代代机械产品 , 迭代速度快 , 做的也特别好 。 真的是能把一项技术榨干到极限 。 而某家海外头部公司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 。 ”
但同时 , 当他在国内被几百个供应商追在屁股后面提供零部件时 , 也感觉不太适应 。
因为在北美搞研发 , 所有东西基本就是一穷二白 , 必须得动手自己做 。
而Spad芯片 , 也正是在这种神奇的“徒手上阵\"里 , 被他们摸出各种关键点 。
2013年 , 陈然还是甲骨文一名高级工程师 , 做着比英特尔CPU性能高好多倍的服务器芯片 。 而激光雷达行业 , 也还停留在只有重工业才会买单的阶段 , 汽车市场闻所未闻 。
正是这个时间点 , 一群野心不小的工程师野 , 希望以难度最大的OPA、Flash等技术形式杀进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