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为什么外国都是实体打败电商,只有中国相反?( 二 )



当然 , 最后的结局 , 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 , 那就是淘宝网获得了胜利 , 易趣网左右易手后 , 逐渐在江湖上销声匿迹 , 它先前所占的份额 , 大多数被淘宝网吞下 , 剩余的则被拍拍网收下 , 被彻底分解了 。
在此之后 , 中国也正式进入电商决战的第二回合 , 形成了以京东、淘宝、拼多多为代表的多方混战 , 可我们不难发现 , 说是电商的决战 , 但无论如何竞争 , 最终这些平台都是受益者 , 它们所造就的“败者”其实只有一位 , 那就是实体 。
笔者无须再罗列任何数据 , 现在大家大可走上街并掏出手机 , 一边看着这街道实体店的萧条 , 另一边再看看各平台成千上万的销售量 , 其中差距一目了然 。

血淋淋的现实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那就是在国内做生意 , 要么与电商相结合 , 要么就只能被电商所打压 。
举个简单的例子 , 曾经被人们认为最不可能被电商影响的餐饮业 , 如今也要靠着美团和饿了么这样的电商公司 , 才能获得流量曝光和宣传 , 更有甚者 , 还需要借助抖音和快手这样的互联网企业 , 才能真正在市场站稳脚跟 。
如此景象 , 在一定程度上 , 也足以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渗透率和强大了 。 然而 , 毗邻我国的岛国日本 , 却似乎又是另一番景象 。
日本按照日本人自己的研究 , 日本的电子商务可能要早于中国 , 他们最早的电商源于1995年 , 主要形式为EDI , 即电子数据交换 , 多用于企业间的货物买卖和资金交易 。

而日本之所以会以这种方式开启电商时代 , 其原因就在于日企和美企的对接 , 简单来说 , 就是日本企业为了能更好地与美国企业合作 , 就必须采用和美国企业一样的EDI交互方式 。
因此 ,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 , 日本的电商是在美国的影响下而形成的 , 但他们之后所走的路和我国是一样的 , 同样是在1999年投入正式运用 , 同样也经历B2C和C2C的历程 。
但日本运气实在是不太好 ,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日本所经历的是“成也美国败也美国” , 通俗地说 , 就是在美国的影响下 , 日本的电商得到了根本性的启蒙 , 但美国在戳破了日本的泡沫经济后 , 却也将日本电商带入了深渊之中 。

在经济泡沫破灭的时间段里 , 日本的年均实际经济增长率仅有1% , 换句话来说 , 在一部分年份里 , 日本经济增长率还不到1% , 甚至还可能呈现负数 , 因此 , 日本人也将其称之为“被偷走的20年” 。
而在这一个时段中 , 有超过一半的日本家庭都处于收支紧缩的阶段 , 就连基本吃喝的开支都十分拮据 , 又怎么可能会投入资金进行网购呢 。
除此之外 , 日本在经济萧条的时间段里 , 其电话上网的价格也非常贵 , 按照当年的数据来看 , 日本的接网价格与英德法三国几乎持平 , 都比美国要高出不少 。
这意味着 , 日本从根本上就不具备美国电商的发展基础 , 毕竟在经济泡沫破灭的时代里 , 日本家庭对于网费的开支也是十分微薄的 , 能够实现“上网自由”的家庭实在太少 。
这也从根本上导致B2C(企业对个人)和C2C(个人对个人)两种模式 , 在日本社会上根本施行不了 , 最核心的原因 , 就在于客户没钱 , 而商户则没有市场 。
同时 , 日本政府为了能复苏经济 , 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实体经济的政策 , 比如实体店铺的租金补贴 , 又或者行业售卖服务质量的提升等 。

但这一系列措施的施行 , 在抬高实体经济的同时 , 却也无形地打压了电商经济 , 最核心的地方就在于店铺成本的服务质量这两个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