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

很多人对天文感兴趣 , 是被一幅幅壮观绚丽的天文美图带入坑的 。 可你是否知道 , 这些美图都是后期做出来的?
部分朋友的反应可能是震惊脸 , 什么什么 , 天文学也玩网红那一套?退坑退坑……
别走啊 , 天文学“P图”可不是自拍完了套几个滤镜完事 , 而是既需要科学知识又需要艺术造诣的精细工作 , 还能帮助人们更直观地认识宇宙呢 。 接下来就通过几张著名的图片 , 跟大家聊聊天文美图“P图”基本功 。
01
这张图 , 为啥形状那么怪?
以“旅行者1号”探测器拍的“太阳系全家福”为例 , 当时是1990年2月 , “旅行者1号”已飞到64亿公里以外 , 它回望太阳系 , 拍摄制作了这张著名的图片 。
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
文章图片
太阳系全家福 , 1990年2月14日 , “旅行者1号”拍摄 。 图源NASA
这图的造型为什么这么奇葩呢?那当然是因为拼图了 。
图片的主体部分 , 实际上是由39张单独的照片拼接连缀而成 。 其中 , 每个标记字母的地方就是一颗(基本看不见的)行星 , 如J表示木星(Jupiter)、E表示地球(Earth)、V表示金星(Venus)等等 。
有过拍合影经验的朋友可能会问 , 为什么这里不直接用广角镜头来张全家福呢?这是因为天文观测的视野通常非常非常小 。 能拍下这些照片还多亏了探测器要拍摄行星全身照 , 出发时带了个视野稍宽的相机 , 从天文观测的角度来说 , 每张小照片已经算是“广角”了!而周边的6张小彩图 , 是探测器在同样的位置 , 用视野更窄的相机拍摄的 。
“旅行者1号”拍摄这一系列照片时 , 需要多次调整镜头指向、设置曝光参数 。 地面合成时 , 要忠实地复现这些变化 , 才能把图片拼接到正确的位置 。
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02
这些图 , 为啥右上角缺一块?
下面这些图 , 右上角都有个可疑的缺口 ,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事其实还是拼图的锅 。
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
文章图片
三图依次为:后发座M100、IC2944(走鸡星云)、哈勃深空 。 图源NASA
有的拍摄任务并不需要改变太空望远镜的朝向 , 但因为设计或当时的技术限制 , 还是要拼图完成 。 例如“哈勃”望远镜 , 在1993年到2009年间 , 它使用第二代广域和行星相机(WFPC2) , 有4块800×800的CCD感光片 。 我们看到的最终照片 , 都是由四幅图片拼接而成的 。
这4个CCD中 , 有1个与众不同 , 它的视野比其他几块小 , 但像素一样多 , 这样它就可以用来拍摄天体的某个局部 , 供天文学家研究细节 。 比如 , 鹰状星云“创世之柱”的照片 , 本来应该是下图这样:
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
文章图片
“创世之柱” , 1995年4月1日 , “哈勃”望远镜拍摄 。 图源NASA
不过 , 向大众展现时 , 就得把这个用来放大局部的角缩小 , 才能和其他三个角拼接成一幅衔接流畅的照片 , 像下图这样 , 右侧星云柱上下接合完美:
什么?天文照片全是PS过的?!
文章图片
有得必有失 , 图片衔接是流畅了 , 却造成了一个没有内容的缺口 。 天文学家是有底线的 , 不会造个虚假背景放在这里 。 所以 , “哈勃”望远镜的许多照片 , 都有这个标志性的阶梯状暗角 , 直到2009年 , 它更新换代 , 使用了第三代广域相机(WFC3) , 这个暗角才消失不见 。
03
这张图 , 直接拍相机会烧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