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报告发布:其有望成为元宇宙入口

1月27日 ,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媒体大数据中心联合头号偶像共同发布《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报告》 , 国内首个“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亮相 。
报告指出 , 2021年元宇宙概念兴起 , 叠加疫情下国人对虚拟内容需求增加、消费级VR硬件快速发展 , 虚拟数字人发展进入快车道 。 报告从未来媒体形态和服务模式重新定义了“虚拟数字人”:计算机图形学、语音合成技术、深度学习、类脑科学、生物科技、计算科学等聚合科技(ConvergingTechnologies)带来语义传播与无障碍传播的新空间 , 由此诞生的虚拟数字人将以新媒介角色 , 广泛应用在元宇宙新生态中 , 担任着信息制造、传递的责任 , 是元宇宙中“人”与“人”、“人”与事物或事物与事物之间产生联系或发生孪生关系的新介质 。
国重实验室大数据中心首席科学家沈浩教授担任报告总顾问 , 他认为:“虚拟数字人正逐步演进成新物种、新媒介 , 是人类进入元宇宙的重要载体和媒介的延伸 。 ”
国内首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报告发布:其有望成为元宇宙入口
文章图片
3个维度26个指标定义虚拟数字人“影响力”
报告认为 , 智慧型全媒体的多模态传播体系中 , 传播力、创新力、社会力是衡量虚拟数字人影响力的主要指标 。
在构建“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时 , 选取传播影响力、创新力和社会力/公共价值三个基本考察维度作为一级指标 , 一级指标下划分出12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 , 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模型、核定权重 , 组成了全面、具体的评分体系 , 共同定义虚拟数字人的影响力 。
国内首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报告发布:其有望成为元宇宙入口
文章图片
▲“中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指数”径向树图
在虚拟数字人分类上 , 报告指出技术上可以分为智能驱动、真人(中之人)驱动两大类 , 应用上则包括了身份型(如真人虚拟分身)、服务型(如虚拟员工)、表演型(如虚拟偶像)三大类 。 在影响力评估上 , 本报告将当前国内应用最多、最具人气的虚拟数字人分为虚拟偶像、虚拟员工、虚拟主播三类 , 并进行分析评估 。 “这三类是当前虚拟数字人商业化价值最高、企业及资本参与度最强的类型 。 随着应用场景的拓展 , 未来该分类会拓展、细化 , 指标也会持续进化 。 ”课题组副组长张丽锦表示 。
国内首份虚拟数字人影响力报告发布:其有望成为元宇宙入口
文章图片
报告显示 , 虚拟员工有偶像型、服务型与专家型三类 , 可作为企业的品牌官、智能客服与AI助手 , 在创新力指标上表现亮眼 。 以AIYA为列 , 作为百信银行在金融业内推出的首位「AI虚拟品牌官」 , 在银行业内首发NFT数字藏品 。 凭借明晰的知识产权、自主技术以及数字藏品应用 , AIYA在IP自主性、IP创新性中的技术指标部分 , 位列虚拟员工赛道排名第一;虚拟偶像有表演型、时尚型、明星「虚拟分身」等几类 , 在传播影响力、营销创新上领先 。 例如柳夜熙兼具「赛博朋克和中式奇幻」风格 , 在传播影响力、创新力、社会价值三项指数均位列同类第一 。 但众多虚拟偶像因版权方、运营方、技术方存在多方拥有、割裂、代运营等问题 , 在IP的自主性、技术创新上得分不高;虚拟主播呈现专业媒体、个人(含企业)「两类」参与态势 , 以新华社数字采访人员小诤、央视网小C、湖南卫视小漾为代表的媒体运营虚拟主播在社会力指标上表现出色 , 可7*24随时、随地、定制化地播报新闻 , 体现了人工智能与媒体行业的深度融合 , 但在同质化竞争、自主技术不强上面临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