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警|底大一级就真的强?四款手机传感器实测样张分析( 三 )


那么打开HDR算法后 , 画面的观感如何呢?这就与手机厂商的HDR算法技术有关了 。
(拍摄样例)
根据实拍场景来看 , Sensor A、D还原更真实自然 , Sensor B天空色彩更艳丽 。 也许是不同的曝光优先权衡 , Sensor C的人物看起来更讨喜 , 但天空区域已有些过曝 。
兴华同学急着去开会 , 于是笔者就赶紧放他走了 , 看完这几款Sensor的画质和宽容度的测试表现 , 你有什么想说的呢?阅读完本文后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互动 。
四、夜景表现
夜景拍摄一直是手机的噩梦 , 小底Sensor直接拍出来的照片还没眼睛看到的清晰 , 同时细节损失严重 。 现在的Sensor为了应对夜景 , 某些型号还采用了RYYB的像素排列以增大进光量 , 同时加持了强大的夜景算法 。 那么打开设备自带的夜景模式 , 这些Sensor夜景表现如何呢?笔者将这些手机固定上三脚架 , 并启用设备的三脚架模式拍摄 。
测试场景:晚上公司正门
(测试场景)
夜景模式的原理与大光比时的HDR类似 , 都是由高速帧与低速帧相叠加合成 , 让成片具备“高”动态范围 。
(拍摄样例)
这种“高”动态范围的体现就是高光不过曝 , 暗部有细节 。 在夜景这种更为复杂的大光比环境 , 看看哪款Sensor的夜景能力更吸睛 。 笔者截取了画面高亮的部分 , 就是我们PConline的Logo , 可以明显的感受到Sensor D的高光压制能力最为强悍 , 其次是Sensor A , 而其余的Sensor都有过曝的情况出现 , Sensor A夜景模式的画面扎实度相当占优 。
再来看看暗处的情况 , Sensor A、C的暗处既有大量细节又有明显的色彩层次 。 总的来说 , 在画面的高光、暗处的权衡 , Sensor A、D各有千秋 , 其次就是Sensor C , 而Sensor B仍需努力 。
五、白平衡与色彩
“直出”的意思就是图片没有经过修饰输出 , 因此图片的白平衡和色彩倾向就决定“直出”的味道了 , 在此环节大家可以自行感受各Sensor的直出效果 。
测试场景:组里影棚
(测试场景)
六、对焦速度
最后一个环节 , 就是测试各Sensor在光线不同时的对焦速度 , 这里笔者摆放了两个距离不同的玩偶 , 一个在较近处 , 一个在较远处 , 用150W的影视灯控制环境光的亮度 。
测试场景:组里影棚
(测试场景)
笔者首先将影视灯的亮度调整至100% , 可以看到各Sensor的对焦速度都相当迅速 , 基本都是指哪打哪 , 毫不拖泥带水 。
那么当光线不佳时 , 各Sensor的对焦速度将发生什么变化呢?于是笔者将造型灯的亮度降至1% 。 结果显而易见 , 各Sensor的对焦速度出现了一定的下降 , 表现最佳的是Sensor C、D , 速度下降不明显 。
七、结语
最后就是对应的Sensor型号了 , Sensor A是GN1 , Sensor B是S5KHMX , Sensor C是IMX766 , Sensor D是IMX700 。 虽然它们的参数各异 , 但是某些环节的表现 , 差距也没有想象中的大 。
从整个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 , 手机Sensor虽然存在参数差距 , 但不放大200%-300%看 , 其实并不明显 , 这些Sensor的综合能力都十分优秀 , 但是在宽容度的环节上 , “底大一级压死人”的物理定律仍是羁绊 , 同时这些Sensor的HDR、夜景模式出片效果与我们肉眼所见仍有较大的差距 。
(iPhone 13 Pro Max主摄搭载定制的IMX703)
【乘警|底大一级就真的强?四款手机传感器实测样张分析】近几年 , 我们也可以看到 , 许多厂商采用了定制Sensor的方案 , 在Sensor的尺寸无法明显增大的情况下 , 聚焦优化像素排列和像素设计 , 增强色彩采集、光线感知能力和对焦速度 , 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画质或分辨率 。 结合越来越成熟的算法和图像信息链路的优化后 , 相信2022年的手机影像将会有精彩十足的表现 , 感谢大家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