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只在网络施暴?网络暴力背后的心理学观察
寻亲男孩刘学州的逝世让人感到痛心 , 很多人认为网络暴力是导致他自杀的原因之一 。 在这个年代 , 网络暴力确实可能比我们想象得还要普遍 , 最近几年从不同角度讨论网络暴力的影视剧也越来越多(例如最近的热播网剧《开端》) 。
我们发现 , 在常见的针对网络暴力的讨论中 , 大部分焦点都集中在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上 , 而关于如何应对网络暴力、以及不同的社会角色可以如何去减少网络暴力 , 则没有太多的关注 。
为此 , 我们编译了一篇科普文章 , 想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一些思考与洞察 , 我们相信更多的了解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出这种暴力带来的伤害 , 识别身边的人是否正在遭受这种暴力 , 从而更加及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
网络暴力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对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 。 这通常涉及到互联网的使用 , 但也可能只通过手机进行(例如 , 基于短信的暴力) 。 社交媒体是网络暴力发生的主要渠道之一 , 包括Facebook、Instagram、抖音、微博等 。
网络暴力已被视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 。 从2007年到2019年 , 网络暴力的流行率翻了一倍 。 美国59%的青少年报告说他们曾在网上受到欺凌或骚扰 。
总的来说 , 网络暴力是近年随着网民人数增多才出现的一个问题 , 因此 , 它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跟理解 。 此外 , 大部分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网络暴力对受害者的影响上 , 而对如何应对网络暴力、以及如何减少网络暴力 , 则没有太多的关注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开端》
01
什么是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反复和故意使用数字技术对另一个人进行威胁、骚扰或公开羞辱 。
网络暴力利用数字技术 , 这意味着大多数人通过他们的移动设备、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实施暴力或遭受伤害 。
网络暴力发生的虚拟空间包括社交媒体上、应用程序内部、论坛里、游戏过程中等等 。 然而 , 更为私人的网络暴力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短信或私信的形式发生 。
有研究者认为 , 网络暴力最根本的五个属性为:意图、重复性、权力失衡、匿名性和公开性 。
1.意图
网络暴力的参与者在施暴时一般都有制造伤害的意图(intention) 。 然而 , 如果受害者认为其行为是有害的 , 暴力行为仍然可以在参与者没有意图的情况下发生 。
2.重复性
重复性是网络暴力的一个特点 。 这指的是施暴者的重复行动 , 但也指在互联网上分享的材料可能比最初的暴力行为持续更久 , 尤其是在以分享私人信息或私人照片作为网络暴力形式的情况下 。
3.权力失衡
网络暴力的另一个特点是 , 受害者与施暴者处于权力不平衡的状态 。 如果暴力行为发生在公共论坛上 , 这一点尤为明显 。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黑镜》
4.匿名性
一些施暴者在实施网络暴力时 , 利用匿名性躲在电脑屏幕后面 。 这种情况下 , 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谈不上权力失衡的问题 。
5.公开性
最后 , 一些网络暴力行为的另一特点是涉及到公共传播 。 对于那些选择公开侮辱或羞辱某人作为网络暴力形式的人来说 , 这一点尤为明显 。
02
为什么人们会成为网络暴力的施暴者?
为什么人们会参与网络暴力?可能有许多不同因素导致一个人成为网络暴力施暴者 。
【为什么有些人只在网络施暴?网络暴力背后的心理学观察
- 人脸识别|陌陌APP已“风光不再”?用户群体从年轻人转变为老年人,咋回事
- 又一公司入局造车!扫地机器人企业首车对标奔驰大G
- iPhoneSE|iPhone SE3推迟发布,原因让人无语
- 奇虎360|?360发生伤人事件!官方回应:警方调查中网友质疑因借贷纠纷起冲突
- 腾讯|壕无人性!大厂年会奖励曝光:新浪抢100万红包、陌陌人手一台iPhone 13 Pro
- 王冰冰与夏日入侵企画跨界合作《想去海边》 穿白裙摇曳温婉迷人
- 令人期待:三星Exynos 2200 GPU跑分超越了骁龙8 Gen 1!高出17%
- 为什么小红书里3530万篇笔记在聊“怎么做”
- 商丘市民权县人和镇:义写春联送温暖 浓浓墨香迎新春
- 银行卡|中国银行2月起取消个人借记卡年费 网友点赞:希望更多银行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