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伦司酒馆上市:蹭星巴克故事,做“瑞幸式”营销( 三 )


志伟的话切合了投资人的观点 。 曾有媒体言及 , 海伦司核心客户群也不是有良好品味和饮酒高需求的消费者 , 而是对价格敏感的年轻人;竞争力也不在于酒品 , 而在于为用户提供了自由放松、毫无门槛的普世性社交空间 。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海伦司依靠宣发迎合年轻人社交文化 , 在抖音上开辟了“告白小队系列”和“聚会游戏指南”两个板块 , 以时下最流行的“情感小短剧”方式来凸显海伦司的社交属性 。 去年12月 , “海伦司可乐桶”挑战刷屏抖音 , 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0亿次 , 海伦司借此获得大量曝光 。
截至目前 , 海伦司官方微信、抖音、微博账号累计的粉丝超过了570万 。 但这背后的代价是其逐年递增的宣发费用 , 一直从2018年的520万涨到了2020年的1540万 , 翻了近3倍 。
不过 , 吸收会员的目的不在于数量多少 , 而在于为会员提供服务以挖掘其消费能力 。 海伦司的1540万不仅距离星巴克近2000万会员还有一定距离 , 对比奶茶大户奈雪的茶(2920万会员)、喜茶(3500万会员)更是小巫见大巫 。
而且 , 从海伦司官方公众号子菜单“会员中心”来看 , 探访小编以1次到店记录、58.8元的消费记录击溃46%的会员 , 若数据真实 , 可以推测 , 海伦司1540万会员的实际消费力价值几何 。
海伦司没有拳头产品让消费者产生复购欲 , 主打低价产品吸引年轻用户 , 这让人想起了当年靠送“优惠券”引得销量大涨的瑞幸 。
第三空间的价值该怎么看?
众所周知 , “独立于家与办公场所之外 , 给消费者提供可以聚会、休闲、办公的环境”的第三空间理论是星巴克成功的秘钥 。 这不仅是星巴克1332.47美元市值的起点 , 也是当下咖啡馆、便利店、餐饮店等主流线下业态想要讲的商业故事 。
理论上来说 , 在第三空间中 , 消费者注重的是产品、顾客和社区之间的情感链接 , 认同这种文化的人都会心甘情愿承担商业溢价 , 产生粘性 , 并为商户带来直接盈利 。 但在当前众多“第三空间”的商业模型中 , 有许多行业发展的商业瓶颈 。
人人都想做星巴克 , 但星巴克却只有一个 。
·休闲空间·酒馆行业
“日暮西山 , 电梯载着一厢又一厢的人离开办公楼 , 你约上两三好友 , 去酒吧小酌两杯 , 在悠扬的音乐声和朋友的笑闹声中消除一天的疲惫……”这或许就是人们理想中的休闲慢生活 , 和酒馆的目标对象 。
基于这种情况 , 国内酒馆大多只做晚上生意 , 场景限制强 。 且在慢生活理念和有限的经营时间中 , 翻台率较低 , 因此不得不提高客单价来确保盈利 , 从而将价格敏感性消费者拦在门外 。 海伦司走出了不一样的道路 , 但也避免不了拦路虎抢食 。
小红书上 , 海伦司“小吃偏少”是一个常见标签 , 某种程度上降低用户体验 。 川渝地区知名连锁酒馆“贰麻酒馆”则主打“餐+酒”模式 , 以川菜、江湖菜为主 , 以酒水为辅 , 双渠道增销 , 人气极佳 。
另外 , 酒馆行业还被火锅行业、中餐馆行业兴起的“小酒馆”模式抢走了不少市场份额 。
“香天下”在这股浪潮下增加了酒类产品;豆捞坊在装修上引入酒馆主题;呷哺呷哺和湊湊等品牌则开始尝试以酒文化为特色 , 将产品、场景融合得更加紧密 。 2020年3月 , 老乡鸡华南首店在深圳开业 , 白天做快餐 , 晚上变酒吧 , 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持续到凌晨2点 , 西贝酸奶屋的啤酒夜市、鼎泰丰北京太古里店的专业侍酒师驻店也都是一种跨界的试探 。
新消费领域的变化 , 也少不了咖啡和新茶饮头部品牌的入场 。 2020年4月 , 国内首家星巴克酒吧在上海外滩开业 , 而奈雪酒屋BlaBlaBar也近乎在同一时间在全国迅速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