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做换电,车企们答应吗?( 二 )


宁德时代做换电,车企们答应吗?
文章图片
图源/Pexels
当然 , 作为万亿顶流 , 宁德时代切入换电市场 , 野心不止于此 。
电动车身上的动力电池包规格、型号、接口、参数各不相同 。 由于没有统一标准 , 目前单一换电站基本只能服务单一品牌 , 换电站的多车型服务处于早期试点阶段 。 宁德时代试图打破电池与车型适配的壁垒 。 按照宁德时代官方的说法 , “巧克力换电块”可以适配全球80%的纯电平台开发的车型 。
王朋波指出 , 宁德时代希望让各品牌车型都能用“巧克力换电块” , 这相当于宁德时代提供了一个第三方标准方案 。 如果车企想要加入宁德时代的换电站 , 需要沿用它制定的电池标准 。
“宁德时代很早之前就是蔚来等换电车企业的供应商 。 而宁德这次走的更深一些 , 实际上也是想发挥标准化能力 , 减少整车企业定制研发对成本的冲击 。 ”深耕新能源汽车补能领域多年的智充科技创始人、董事长丁锐对深途表示 。
如果宁德时代建立的标准落地 , 宁德时代对电动车产业链的话语权会得到提高 。
在当下的造车产业链中 , 整车厂依旧是绝对的主角 , 车企可以自主选择动力电池的型号、规格 。 一旦动力电池有了标准 , 而标准的制定方是电池厂商 , 那么电池厂商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将进一步提高 。
“甚至有可能提前参与到整车厂新车研发过程中 。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
但是从车企的角度来说 , 对动力电池的选择往往基于对电池技术的掌握程度及产品的定位 。 为了掌握主动权 , 很少有车企愿意开放换电接口 , 接受第三方制定的电池标准 。
“车企肯定是不愿意接受捆绑的 , 没有人愿意变成一个只造壳子的公司 。 更现实点说 , 无论电池还是能源企业 , 实际上是车企的供应商 , 硬性捆绑关系是不会成立的 。 ”丁锐对深途说 , “换电的主要问题在于客户的接受程度 , 换电技术并没有太难 , 难的是是否有企业愿意让利 。 ”
汽车分析师张翔说 , “就像之前上汽不愿意跟华为合作一样 , 现在的主机厂也不愿意把电池的灵魂交给供应商 。 ”
在张翔看来:“主流的车企是不愿意跟宁德时代合作的 , 只有一些末端的、没有资金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愿意和宁德时代合作 。 在昨天的发布会中 , 蔚小理、特斯拉、吉利、上汽等主流车企也都没有为宁德时代站台 。 ”
EVOGO的合作名单中 , 目前只有一汽奔腾NAT这一款车 。 据了解 , 奔腾NAT是一汽奔腾品牌面向出租、网约车等出行市场开发的纯电动产品 。
换电生意 , 宁德时代能做成吗?
换电模式其实已经发展了十多年 , 2009年 , 国家电网就提出“换电为主、插电为辅、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运营模式 。 但在实际操作中 , 一直没能像充电模式那样普及 。
换电市场有不少玩家 , 其中大家最熟知的当属蔚来 。 另外 , 很多车企都自建过换电站 , 比如吉利、北汽新能源等等 。
换电模式本身是一种重资产模式 。 一个换电站从建立到真正实现盈利 , 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
华西证券曾测算过 , 单个换电站设备成本200万元左右 , 这还不包括后续的运营成本、电池成本以及土地租赁和人员等费用 。
除此之外 , 换电站的经济效益、投资回收速度和周期存在不确定性 。
东吴证券曾测算 , 若服务于日行驶里程200公里的运营车 , 则单个换电站每天服务100辆车、利用率为24%即可实现盈亏平衡;若服务于日行驶里程800公里的商用车 , 则单个换电站每天服务20辆车、利用率为5%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