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年前砍下裁员的大刀 年终奖怎么算?

1月4日,媒体曝出字节跳动裁员1.1万,员工与HR矛盾激化当场互殴 。字节跳动相关人士随后回应,辟谣“裁员没年终奖字节员工与HR互殴”为不实信息 。
但字节没有辟谣1.1万人的裁员 。不止字节,媒体上还爆出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岗位裁撤,小米裁员约2000人,知乎、B站等公司年前截员的消息 。
随着互联网和金融扩张红利式微,大厂中厂裁员已经不是新鲜事 。但临近中国特色的节日——春节,国内密集的裁员新闻更加引发动荡 。企业为什么在年前砍下裁员的大刀?就不能让员工安稳过完节再“年后算账”吗?
年前大裁员,法律支持吗?
如果以裁员的名目,劳动合同法并不支持以上举措 。
据北京云嘉律师事务所的劳动人事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杨,劳动合同法对于非劳动者过失的经济性裁员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往往都是大厂们达不到的,只能在违法的边缘试探,创作出了“优化”“毕业”等概念,除了淡化裁员这一行为的负面效应以外,也多少出于企业合规方面的不得已 。
劳动合同法第41条关于经济性裁员的内容规定,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新整合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可以裁减人员 。但大厂裁员几乎没有基于破产或是严重经营困难的 。
这些企业裁员的动机往往是精简机构、节省开支,也就是所谓的“降本增效”“去肥增瘦” 。
企业高歌猛进时非理性增员,在经济下行哪怕业务尚未失败,只是暂时看不到确定的收益,也要停止进攻,换做防守,采取非理性裁员 。大厂的裁员也就成了一条迅速让财报变得更好看的捷径 。
劳动法规定,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老员工和赡养家庭负担较重的弱势群体,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时,应当通知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但大厂经常无差别裁员,从应届生到高P管理层,裁员与绩效、背景无关,跟是否是核心部门或业务有关 。裁员与招新往往是并行不悖同时行进的流程 。裁员工作以公司利益及便利为先,无法兼顾劳动法中暗含的关怀劳动者权益的精神 。
劳动法还规定,需要裁减20人以上或占比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企业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 。
但实际情况是,大厂不会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大多非常短频快,上午裁下午走 。毫无人情可言 。也不会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尽管只是报告,劳动行政部门无需给予任何的批示或同意 。
出于以上种种合规风险,大厂的裁员名义上不能称为“裁员”,而是“优化”或“毕业”,在法律实质上对应的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既然是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和企业双方都有话语权 。
但企业依然占据主动权 。哪怕是非理性裁员,企业也会采取理性的推进流程,有一些激励裁员的政策,比如当天签字给N+2,考虑两天就变N+1,再多想几天,赔偿方案继续下降到N,如果这些方案都不能让员工满意,企业可以安排待岗,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
员工可以根据个人诉求应对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厂裁员,HR背负相应的裁员KPI,对于想留下的“钉子户”,会采取各种手段逼迫其主动离职,比如网传字节部分HR就以找下份工作时的背调为条件拿捏被裁员工,也有贬谪一样的调岗,逼得对方咽不下这口气拂袖而去 。
年前大裁员,是为了少发点年终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