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

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

文章图片

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

文章图片

【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

文章图片

软件|制约“高像素”机型的最后一道难关,会是软件吗

文章图片


如果你是我们三易生活的老读者可能还记得 , 自从2019年以来 , 我们就一直在表达着对于智能手机影像设计“高像素化”的担忧 。
比如说2019年的那批高像素机型 , 它们的CMOS技术相对粗糙原始 , 在对焦性能方面的牺牲很大 , 以至于主摄几乎完全无法拍摄近距离物体 , 因此实用性也相对有限 。

又比如说到了2020年 , 我们也曾批判过当时的高像素机型算力不足问题 。 由于当时智能手机ISP其实无法真正实现对超高像素的“全像素连拍”处理 , 也导致一旦开启高像素模式后多帧降噪算法就会失效 , 结果就会使得成片的噪点“爆炸”、画质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法看 。 “
到了2021年之后 , “高像素”已然成为智能手机的绝对主流 。 但即便如此 , 我们三易生活也曾对手机的光学镜头设计提出质疑 , 并曾明确的指出 , 绝大多数机型的塑料镜片其实都不足以满足CMOS的解析力需求 , 也就是光信号在“镜头”这一步就已损失过多 , 可能“喂不饱”开启了高像素后的CMOS 。

平心而论 , 这些年来整个智能手机行业在“影像”领域的进步速度的确是非常惊人 , 而且也非常有诚意的 。 因为差不多就是在这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 , 我们看到CMOS厂商为超大底、超高像素CMOS普及了先进的对焦设计 , 芯片厂商在新款ISP里加入了对1.08亿像素30帧连拍(降噪)的“原生”支持 , 镜头代工企业针对超大底设计出了高透玻塑混合架构 。 而在此基础上 , 手机厂商的自研底层算法进步 , 也使得“高像素”的照片处理不再需要等待 , 日常实用性更是得以大幅提升 。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 , 对于时下的超高像素机型、特别是那些采用了超高像素设计的旗舰产品来说 , 还有什么因素制约着它们的画质表现呢?

是存储容量或存储速度吗?显然不可能 。 因为如今的中端机很多都是256GB起步 , 再加上UFS闪存早已普及 , 即便是中低端机型起码也有着近千兆字节每秒的写入水平 , 应付5000万、1亿像素的照片拍摄不在话下 。
是移动网络的网速吗?这也不太现实 。 毕竟如今5G网络早已实现千兆(比特每秒)的下行带宽 。 就算考虑到“不对称”的上传网速 , 分享一张高像素照片也并不需要多久的等待时间 。 况且 , 许多朋友的流量套餐基本已经都是“用不完”的了 , 更不用担心高像素照片造成什么费用上的压力 。

那么在CMOS、镜头、算力、算法、存储、网络……都已经可以说为“高像素”机型做好了准备的背景下 , 到底还有什么因素制约着如今手机影像体验的“100%发挥”呢?
在我们看来 , 软件、特别是第三方拍照软件、主流社交软件的落后适配 , 可能会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因素 。
一方面 , 如今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特别是旗舰机型 , 都已经配备了不止一枚高素质的大底摄像头 , 有的还用到了手机厂商的自研ISP硬件 。 但这样一来 , 也就意味着第三方软件无法直接调用“公版”的相机API , 而是必须要针对特定机型去做专门的适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