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互联网真正的“反内卷密码”,是慢( 二 )


它要求,平台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通过“算法取中”等方式,合理确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要素,适当放宽配送时限,就是有的放矢。
这指向的,就是以规则优化去保障外卖员群体“慢的权利”:他们想多跑几单时,可以多跑几单;他们跑累了想休息时,也可以没有顾虑地休息。
二、系统“读表器”跑得太快保障外卖员“慢的权利”,需要系统的“读表器”能慢下来。
这也适用于电商行业。被困在系统里的,不只外卖员,还有电商商家。
在原来的系统里,外卖员不得不“快”,电商商家则不得不“拼”。
做过电商的人都知道,一入此门深似海,从此休假是路人。他们几乎是从年头忙到年尾,逢年过节也不例外。
就算年底能回家过个年,也很难完全开启休假模式——得随时盯着订单消息,若有人下单,还得主动和对方确认发货时间、收货地址等。
他们不是不想休息,只是谁都不敢先休息——同行都在拼,你不拼,很有可能就从竞争激烈的市场里掉队了。
这就相当于,下班后同事都在加班,你却到点打卡下了班,业绩奖还要不要了?
拼不是坏事,爱拼未必会赢,但必有收获。春节是网购消费高峰期,很多电商商家都想拼一把。
2018年,淘宝率先推出了“过年不打烊”活动,带动了电商与快递行业春节不打烊的近乎常态化。
这其实是电商行业在市场快速增长期的必然选择:电商们普遍有趁消费旺季冲销量的欲求,消费者则乐于见到“年货代我先回家”,是以每到年底,天猫、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都会推出年货节。
让过年仍想拼一拼的店铺得到犒赏,算是玉成其事,但也别忘了,不是所有店铺都想这么“拼”,很多夫妻店和中小商家比起春节坚守在岗,更想安心地过个年,哪怕少赚点也不care。
只不过,身在系统里的他们,想休却未必敢休。
你以为在店铺提前挂上打烊公告、标明节后发货就行了?不好意思,那只是店铺单方告示,平台制定的付款发货等规则可不分“节中节前节后”,有些消费者也默认是照常受理订单和发货。一旦从付款到发货间隔太久,店铺和商品权重难免受影响,更别说有被投诉之虞。
你想直接下架商品?不担心被降权,还失去老顾客的忠诚度?
左右为难之下,部分商家干脆祭出了“变相劝退策略”:将商品定价改成天价,免得遭投诉、被降权。可弊端也在那:这会影响店铺动销率,且致使前后累积的用户评论出现“断裂带”。
三、反内卷先要反裹挟所以,这就成了无解难题?
不,解题思路就是:让系统慢下来,在规则框架下给予电商商家“过年休不休”的选择空间。
怎么慢下来?淘宝1月12日上线的“一键打烊”和“春节不打烊”两个功能,就做了注解。
“一键打烊”功能,瞄准的就是电商“想休不敢休”的痛点。
以往店铺打烊只是商家的“单方自选动作”,现在则成了平台认可的“规则内选项”——店铺开启该功能后,商品可自由设置“可下单但延迟发货”或“不可下单但商品可见”,平台将自动生成官方提示、标明商家打烊时间,商家不会被降低权重或下调信用等级。
你是一般商家,春节想回趟老家、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或产生不时之需、遭遇突发情况,想暂时歇业?没问题,“一年可一键打烊2次,1次打烊0-30天”的规定,让你可以安心地抽身。
你是卖生鲜的季节性经营商家,一年可能只能做2个月生意?不要紧,“一年可使用1次,1次最长打烊10个月”的规定,让你可以该打烊时打烊、该开业时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