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科技|小米与传音终将狭路相逢( 三 )


这也意味着 , 要想真正在非洲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 小米需要推出一条迥异于其他市场的廉价产品线 , 然而再由下而上拓宽产品线、提高附加值 。
B
除了价格外 , 小米在非洲还面临着产品、渠道和营销等方面的挑战 。 传音正好给小米打了个样 , 后者可以按图索骥 。
传音2007年进入非洲 , 三年后小米正式成立 , 又过了5年才开始在非洲销售手机 。 这八年里 , 传音已经在非洲摸索出一条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发展道路 。
在产品方面 , 传音除了把手机价格拉到50美元甚至10美元以下外 , 还针对非洲市场的特殊性 , 做了大量本地化的改进 。
其中一部分是为了解决当地基础设施差的问题 。 非洲许多地区供电不稳定 , 手机充电麻烦 , 传音早期的手机均支持超长待机 , 最长可达28天 , 基本实现一月一充;非洲大大小小的运营商众多 , 跨网通讯资费奇贵无比 , 传音便推出双卡双待、甚至四卡四待的手机 , 帮助用户降低资费 。
还有一些改进瞄准非洲用户的独特需求 。 比如 , 传音研发了豪萨语等非洲本土语言输入法;手机外放音量巨大 , 部分机型附赠头戴式耳机;还针对深肤色人群开发了“美黑”拍照算法 。 这些优化的技术难度并不高 , 但非常契合非洲消费者的痛点 。
在渠道选择上 , 传音在传统的电商、运营商和零售商渠道之外 , 逐渐找到了第三条道路 , 可粗略总结为路边摊、夫妻店和刷墙 。

非洲大部分地区的商业仍不发达 , 夫妻二人在路边摆摊卖货的场景十分普遍 。 传音的销售团队逐一拜访这些档口 , 以非常低廉的成本把手机摆在摊位上 。 传音还把国内商场常用的砸彩蛋、送礼物、现场演出等营销手段搬到非洲街头 , 让当地消费者耳目一新 。
此外 , 传音还把一部分卖家发展为代理人 , 让他们自行搭建团队、向更多地域渗透 。 这就进一步打开了传音自己难以触及的更广大市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传音的非洲经销商网络逐渐成型 。 根据招股书 , 截至2019年传音的非洲经销商已达360家 , 其中72家年销售收入超3000万元 , 对非洲地区营收贡献率超76% 。
刷墙是颇具中国特色的广告手法 , 最初为保健品企业发明 , 后来被各行各业的公司争相效仿 。 传言把刷墙搬到非洲 , 蓝底白字的TECNO logo出现在城乡的大街小巷 。 坊间传闻 , 传音的大规模刷墙甚至拉动了当地的油漆销量 。
不过 , 传音的营销打法并非一味下沉 。 除了土味之外 , 它也十分重视引入非洲本土明星背书 , 在增强亲切感的同时 , 促进品牌向上突破 。
例如 , 2017年传音发布一款名为Boom J8的音乐手机 , 请来尼日利亚乐坛的18位明星助阵 , 相关话题热度在社交媒体上名列前茅 。
此外 , 它相继赞助了英超联赛的曼城队和莱斯特城队 , 两支队伍除了战绩彪炳外 , 还拥有马赫雷斯、伊希纳乔、恩迪迪等非洲球星 , 在非洲拥有大量球迷 。
相比之下 , 三星、诺基亚等公司虽然比传音更早布局非洲市场 , 但他们大体上仍然延续全球统一的营销战略 , 高高在上的广告话术造成了距离感 , 难以争取非洲用户 , 市场份额逐渐被传音拿走 。 多重因素作用下 , 传音的“非洲之王”地位愈发稳固 。
C
小米这场非洲战役 , 原本不必打 。
非洲并不存在统一健全的市场 , 动荡的局势、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制约了本地消费的增长 , 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 小米2015和2019年两度试水非洲市场 , 但成效不彰 , 与客观环境不无关系 。
但近几年来 , 小米海外业务的占比越来越重 。 财报显示 , 2021年第三季度 , 小米52.4%的营收来自境外市场;另据IDC等机构的数据 , 小米手机海外销量占比已接近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