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从Web2到Web3,互联网重新站在历史分叉路口( 二 )


但是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各种 App 应用涌现 , 用户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 App 就会给我们提供相应信息 。 我们不再需要定制自己的信息流 , APP 会根据我们的浏览偏好「持续推送」 。 目前我们常用的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内容应用 , 其实都是基于 RSS 的封闭式服务 。 与之对应 , Google Reader、feedsky 等优秀的 RSS 提供商纷纷被关闭 , 支持 RSS 的网站也在日益减少 , 这个协议似乎正在成为历史的尘埃 。
哪怕是移动端 APP , 也曾有过开放时代 。 微博早期曾着手搭建开放平台 , 并提供 API 接口给第三方开发者来构建个性化的客户端产品 , 从而诞生了一批具有极强个性化色彩、更少广告的第三方微博客户端 , 受到用户欢迎 。 然而 , 不愿意看到第三方客户端发展壮大的微博 , 陆续以安全问题等理由多次关闭基本权限 。 直到 2017 年 , 有开发者透露 , 微博已经彻底封闭开放接口 , 这意味着第三方客户端几乎全军覆没 , 微博再度封闭起来 。
另一个受欢迎的开放产品是 2011 年诞生的应用 IFTTT , 英文为 If This Then That 。 顾名思义 , 你可以在 IFTTT 上设定一个条件 , 让系统为你做出特定的动作 。
作为一堆网站的开放集合 , IFTTT 可以让用户只需要挑选其提供的第三方服务里的某一个 , 指定它出现某种状态时 , 就触发另一个服务的某个动作 。 一切可以在弹指间完成 。 例如 , 你可以设定 IFTTT 在天气状况变成下雨时给你发推送;你可以设定 IFTTT 在发现有人在 Twitter 上提及你时 , 将对方提及你的内容发到 Evernote 里;也可以设定 IFTTT 在某个 RSS 有更新时 , 将更新的内容发送到 Read It Later 里 。
在 Web2 发展早期 , 这种开放思维让不同产品的创新像乐高一样可组合和叠加 , 在信息聚合和彼此启发的基础上 , 出现更多不可思议的复利效应 。
然而 , 开放和封闭之间 , 历史终究做了自己的选择 。
如今我们回头看 , 随着苹果应用系统的诞生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曾经向着开源和开放走去的 Web2 大批协议在竞争中被淘汰 , 反而是注重护城河、知识产权和垄断的互联网应用越杀越勇 。 在这样的路径下 , Web2 自然而然开始转向 , 由开放走向封闭 , 进而发展成如今我们熟悉的垄断巨头 。
也许 , a16z 创始人 Marc Andreessen 的那句名言「软件正在吞噬一切」 , 正是对 Web2 最好的注脚 。
开放与商业化的两难开放和开源明明有利于创新 , 为何会被历史抛弃 。 这离不开 Web2 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经典难题 , 如何盈利?
Web2 最大的盈利逻辑 , 就是「流量变现」 。
自从互联网企业的鼻祖雅虎开了服务免费的「好头」以后 , 「烧钱赚流量」和「流量变现」就成为了横亘在所有互联网企业面前的难题 。 如何获得流量(战略选择)和流量的变现效率(商业模式) , 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互联网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值表现 。
这一点 , 腾讯早期商业模式的发展史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 。 腾讯最早期的产品 , 就是为用户提供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 。 虽然用户数量高速增长 , 但用户并没有付费习惯 , 腾讯当时也就没有很好的变现方式 。
为实现盈利 , 腾讯先是通过电信增值服务、虚拟商品销售(QQ 皮肤等)以及「Freemium」(Free + Premium)三种模式收费 , 随后不断扩充其他的免费产品和内容 , 例如微信、QQ 音乐、QQ 门户、QQ 游戏等 , 进而通过增值服务、广告、娱乐和电子商务等 , 不断扩大「流量变现」的尝试 。
在这样的商业逻辑面前 , 用户数量和使用时长就是每个互联网公司最大的蓄水池 , 应用需要围绕用户来变现 。 这也倒逼互联网应用想尽各种办法 , 将用户留在自己封闭的生态体系内 , 甚至不惜彼此屏蔽和垄断 , 也就有了我们很熟悉的阿里系、腾讯系、字节系等巨头之间的各种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