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为什么说淘宝天猫融合是大势所趋?

2012年1月11日,阿里巴巴旗下的B2C商城“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自此阿里巴巴开启了“淘宝+天猫”双品牌时代。
2022年1月6日,阿里集团总裁戴珊发出内部信,宣布对大淘宝进行新一轮组织调整,其宣布在坚持淘宝、天猫双品牌运营的基础上,新设立三大中心,即在用户域成立用户运营及发展中心;在商家域成立产业运营及发展中心;在平台域成立平台策略和运营中心,分别由玄德、吹雪、思函负责,均向戴珊汇报。
本次调整最重要的变化是:以三大中心为基础淘宝与天猫全面融合打通,大淘宝将形成统一的平台机制。
在“天猫”诞生十年后,淘宝与天猫从分到合,彻底打通。在罗超频道看来,“一个淘宝”既是阿里新战略的需要,也反映出电商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对用户、商家与行业形成深远影响。
理解淘宝天猫打通,先看当初为何分开
2012年天猫面世,当时“天猫”这个名字曾备受争议,据马云后来回忆,这是其在睡前冲凉时想到的名字,而此前同事们贡献的名字都“太正统,太直接,缺乏想象力”,尽管当时这个名字很有争议,但马云依然力排众议,选中这一独特的名字,因为“名字本没有意义,念得人多了就有意义了。名字就是为了被记住,骂得人越多,传播得越快,重要的是后面如何给名字加入文化内涵。”
从后面的发展来看,天猫的“内涵”就是“品质”。当时C2C起家的淘宝更像是一个“集市”,后来逐渐形成“万能的淘宝”的品牌内涵。“集市”自然有琳琅满目的商品,但难免会有乱糟糟的感觉,而“天猫”则提供100%品质保证的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的售后服务,以及购物积分返现等优质服务,定位于“品质商城”,与淘宝一起来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企业战略要与时俱进,电商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用户需求、产业状态与竞争环境都在快速变化。天猫面世的另一个背景是:在淘宝崛起后,以360buy(也就是京东)为代表的B2C自营电商崭露头角,以品质商品+自有物流的模式形成体验优势,相对淘宝形成比较优势,瓜分有品质购物需求的电商用户,对于淘宝来说,推出淘宝商城也就是天猫,也是应对竞争的举措。
为了满足用户的品质购物需求,阿里在推出天猫后,做了大量的系统化工程。
一方面,天猫围绕品质购物越做越深。2014年天猫国际上线,主打直供海外原装进口;2018年天猫升级为“大天猫”,下辖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天猫双11”则成为行业盛事,直接推动了电商的普及。
另一方面,天猫背后是一盘品质好货,由于有着相较于淘宝更高的商家进入门槛,天猫确保了品牌品质货源,可以说天猫的第一阶段是做“大商家”,与主要负责“中小商家”的淘宝协同发展。在天猫主体外,阿里还通过菜鸟强化物流体系、依托阿里云强化数字零售能力,大力推动新零售落地等手段,来形成品质购物体验。
十年后,天猫成功拥有了“品质购物”的品牌内涵,正是因为有天猫,主打B2C自营电商的京东也丝毫未能撼动阿里的地位;淘宝则向着“万能的集市”继续发展,淘特成功应对了拼多多的挑战,2021年淘宝升级Slogan为“太好逛了吧”,进一步强化“逛”的属性。这十年,淘宝与天猫均成功实现移动转型,电商则已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12个月,中国市场有9.53亿的年度活跃用户在阿里生态消费,新增 1.25 亿消费者,已接近张勇在2020年说的“服务中国10亿消费者”的目标。
2022年,电商进入新时代,阿里巴巴也明显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淘宝与天猫打通则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