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


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

文章插图
CFIC导读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空语境中,在无数浙江人乃至中国人的浩瀚长河中,鲁的位置是什么?鲁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

文章插图
为什么我们会怀念鲁冠球
总有一些人,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但他们还活着 。
一位企业家与他同行:无论是企业还是男人,他都是我们的榜样;
一个媒体人:没有境界,恐怕很难理解他,只有他一个人;
一位美国朋友:他深深激励了我们所有有幸和他在一起的人,他激励我们成为更好的人;
一个穷学生:也许你不认识我,因为你照顾了太多的孩子,但我记得你,你是天使;
第三代家庭成员:爷爷一生事业成就非凡,但他对大多数人的意义在于他是一个善良豁达的真正的社会公仆;
……
他们都想说谢谢 。他们分别来自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圩佟家塘和奋斗了半个多世纪的农民企业家陆 。
2017年10月25日,逝世 。
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

文章插图
2017年10月25日,去世,享年74岁
鲁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正在写《东方启动点:浙江改革开放史(1978—2018)》 。改革开放40周年、万向创业50周年即将到来 。中国故事、浙江故事、万向故事的本质都是人的故事 。每天晚上,当我翻开尘封已久的采访本,把自己埋在无尽的史料堆里时,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浙江人就会从历史的最深处行军,消失得无影无踪 。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空语境中,在无数浙江人乃至中国人的浩瀚长河中,鲁的位置是什么?鲁的故事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他值得回忆很久?
四个鲁冠球
鲁冠球的政治智慧极为娴熟又极富韧性:他穷极一生想做大事,却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小事;他有自己不可动摇的底线,却懂得妥协进退;他是一滴迂回曲折的水,却总能滴水石穿;他永远温和渐进,却竭其一生不达目标决不言败 。
从伟大历史时空的两端回望,鲁冠球的价值呈现于四个维度:中国农民的儿子鲁冠球;企业家鲁冠球;改革者鲁冠球;思想者鲁冠球 。
【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万向集团官网介绍,陆是一位中国农民的儿子,他从田间走上世界,醒目的汉字是—— 。
卢真是
农民的儿子 。但这个浙江萧山宁围的“中国农民的儿子”从小就对在钱塘江边当农民种棉花了无兴趣,他最大的梦想是进城去,做工人 。虽然,很多年后鲁冠球以企业家的卓越成就享誉海内外,但他总是执拗地强调自己是“中国农民企业家”,他对农民和乡村有极为浓烈的情结 。
作为精明的企业家,鲁冠球在两个产业上义无反顾、天天“烧钱”:一个是电动汽车 。从1999年启动,至今已经“烧掉”100亿元以上,回报还“没看到”;另一个是农业 。1980年代中期开始,鲁冠球先后办起了农业车间、养鳗场、山核桃基地、山杏基地,以及玉米良种公司等 。早期农业投资败多胜少,但鲁冠球屡败屡战 。他一次次地说:“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万向就是从农村走出来的 。我不会忘本,不能忘了农民 。”为农民说话,让更多的农民富裕,成为鲁冠球创业与改革的清晰取向 。
千百年,农民从来是中国活得最苦的群体,某种意义上,今天还是 。至少在浙江,所谓民营企业改革开放的创业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民脱贫致富的翻身记,1代和1.5代浙商历来有“两个百分之八十”的说法:80%出身农民,80%初中以下文化水平 。正因为穷、因为没文化,浙江农民的草根创业冲动没有什么高深的理由,就是为了能够活下去 。
改革开放的坐标之上,人数极为庞大的浙商群体的成长史,就是中国农民的“人的解放”的历史 。鲁冠球恰是这一历史进程最优质的个体样本,没有之一 。鲁冠球是幸运的,他深知只有改革开放才让自己有了翻身的机会,而只有让更多底层民众翻身的改革才能走得更远 。从这一视角看,改革模范生浙江给予中国最大的启示,不是发达的专业市场,也不是游走天下的老板,而是千百万底层农民成为了改革的主体,财富分享的主体 。
我曾经很多次前往位于江苏吴江开弦弓村的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纪念馆 。费老念兹在兹的理念是——没有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至少在今天,农民和农村的现代化仍是不可承受之重:我们还有5.6亿农民,还有2.8亿农民工,还有他们身后的6800万留守儿童 。

创业史中的句子,创业史片段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