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视频|智能手表的下半场,该怎么「玩」?( 二 )


自 2014 年开始算起 , 智能手表行业又走过了将近 8 年的时间 。 经过不断摸索和试错 , 如今厂商们在智能手表功能层面上基本达成了一致 , 包括苹果、三星、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头部品牌在内 , 大家都是围绕智能化体验、运动功能以及健康监测能力三个核心点来做产品 。
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往回推 , 其实之前行业一直在做的事情 , 就是明确智能手表正确的功能发展方向 。 事实也证明 , 出色的智能化体验、丰富的运动功能以及全面的健康监测能力 , 的确让智能手表获得了大众消费者的认可 , 这也是这类产品年出货量能过亿的根本 。
不过 , 漂亮的出货量数据 , 并不意味着智能手表行业可以完全「躺平」了 。 不断优化迭代的功能体验 , 虽然让智能手表距离全场景应用这个目标又近了一步 , 但本质上 , 如今绝大多数智能手表依旧没有脱离对手机的依赖 , 想要获得完整的功能体验 , 还是需要手表和手机协同才可以 。
这显然并不符合「好产品」这一定义 , 用户体验会有很强的割裂感 , 同时可穿戴设备的自由使用特性也没有得到最大化发挥 。 所以到了「下半场」 , 智能手表除了需要在健康监测等功能层面上去做更多有意义的尝试 , 更重要的一点是摆脱对手机的依赖 , 具备独立通信能力 。
以接打电话这个场景为例 。 在如今的智能手表上 , 接打电话并非新鲜功能 , 近两年上市的主流产品都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 不过之前智能手表所谓的通话功能 , 和广义我们理解的通话功能有很大区别 , 本质上还是通过手机来实现 , 一旦超出蓝牙有效连接范围 , 就没办法正常使用了 。



这种尴尬在 vivo WATCH 2 上完全不存在 。 由于它支持 eSIM 独立通信 , 自身拥有网络连接能力 , 即便手机不在身边 , 你依旧可以在手表上接听或者拨打电话 。 如果出门忘记携带手机 , 或者遇到手机没电这种特殊情况 , 手表便能很好保证你不会处于失联状态 。
独立通信能力也将赋能于智能化体验 。 作为智能手表重要的发展方向 , 几乎所有厂商都在努力打造手表的生态应用体系 , 某些智能手表甚至已经拥有独立的应用商店 , 方便用户获取想要的第三方应用 。 但由于需要通过手机或者连接 Wi-Fi 才能接入网络 , 实际用起来体验会打很多折扣 。
而以 vivo WATCH 2 为代表 , 拥有了 eSIM 独立通信能力之后 , 很好补齐了目前手表应用生态建设过程中所留下来的这一「缺口」 , 同时也让智能化体验变得更加方便 。 外出跑步的时候 , 不需要将手机放到口袋里 , 也能随时随地打开手表中的网易云音乐 App 在线听音乐 。




02
回归「手表」本质做产品

智能手表 , 本质上是「智能+手表」 , 谈智能化体验 , 不应该脱离手表应该具备的基础特性 。 回顾机械手表时代 , 体验端最省心的一点 , 是没有所谓的续航焦虑 。 外出的时候 , 无需时时刻刻惦记着是否带了手表充电器 , 也不必担心手表会因为没电变成一个纯装饰品 。
智能手表和其它电子设备一样 , 如果没有电 , 一切功能体验都会成为空谈 。 所以从 2014 智能手表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到现在 , 续航便一直是这类产品被大家所诟病的地方 。 尤其是进入到全智能时代之后 , 伴随各种新功能的不断增加 , 续航问题也变得愈加凸显 。
通常 , 想要让电子产品具备更好的续航水平 , 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配备更大容量的电池 。 但智能手表的内部空间的确太小了 , 这种路径很难走得通 。 所以「节流」 , 就成为了现阶段唯一可行的办法 , 厂商们通常会在节电方案和芯片架构上去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