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水”式头戴?“米”式头戴!(上篇)——DC评水月雨Void空鸣( 二 )



而另一项常见于高端动圈大耳上的设计 , 则是由金属镀层球顶与柔性阻尼悬边复合而成的动圈振膜 。 它既保留了球顶的硬度 , 以便更好地实现丰富的高频延展细节;又增加了振膜的冲程 , 使其拥有更深的低频下潜以及出色的低频质感 。 整套结构稍显遗憾的地方在于 , 受成本所限 , 空鸣并没有采用更复杂的办法来处理腔内的声波反射 , 而是将其全权交给了开放式的结构 。 对声音的影响稍后再说 。

饶是如此 , 空鸣也仍然拿出了一条相当漂亮的频响曲线 。 尤其在1KHz以后的频段 , 拥有着相对目标曲线可圈可点的契合度 。 而在1KHz之前 , 空鸣加强了低频的厚度与密度 , 并以此营造出了相对欢快、热烈的听感 。 耳机的阻抗被设定在了64Ω , 不算高阻 , 也不会因为过低使得便携前端疲于应付 。 灵敏度倒是足足有110dB/Vrms , 都快赶上某些小塞子了 , 不需要刻意换掉前端 , 一样搞得定它 。 可以说 , 只有使用门槛足够低 , 才会激起人们想要试一试的欲望 。 水月雨在这里终究还是“拿捏了” 。

单看盒子 , 便不知不觉间就把空鸣的技术特点介绍了个遍 , 然而这副耳机的本体也值得好好说道一番 。 简而言之 , 空鸣仅用999元的售价 , 便塞进了两颗超规格的动圈单元 , 加上并不便宜的编织外皮耳机线 , 剩下的成本已然不多了 。 如何利用十分有限的成本 , 巧妙地营造出一个舒适的佩戴感受呢?在这个问题上 , 水月雨可算是绞尽了脑汁 。 与金属加工件相比 , 开模注塑在大批量生产时的成本优势足够明显 。 因此 , 空鸣通体采用了轻质、坚韧的工程塑料 , 由于水月雨在其中混入了些许珍珠漆涂料 , 加强了表面质感 , 致使整副耳机看上去并不会显得太廉价 。

除了头梁与耳罩连接处的转轴 , 在头梁延长杆附近还设有一个可供左右扭动的小转轴 。 尽管偏转的幅度不大 , 但可以让耳机更好地适应五花八门的头型 , 使佩戴变得愈发贴合与舒适 。 牢靠不说 , 还不夹头 。

而延长杆则采用弹性相对更好的铝合金材质 。 在头梁上方 , 设有两个质地丝滑、柔软的海绵皮垫 。 与之相对 , 空鸣拥有一对弹性十足的海绵耳罩 。 为了增加耳罩的通透度 , 还在下方特意做了开孔 。 一番操作下来 , 这副耳机不算线材时的重量仅有234克 , 轻过绝大多数HiFi头戴式耳机 。 即便戴着它连续听几个小时的音乐 , 脖子也不会感到疲累 。 水月雨信心十足地宣传空鸣足以胜任监听用途 , 想必跟它轻松惬意的佩戴体验密不可分 。

尽管空鸣拥有相对易推的体质 , 轻巧便携 , 青春靓丽的外观 , 看起来十分适合出街使用 。 但它却把开放式的设计贯彻到了极致——后腔体径直向外 , 没有半点结构上的遮掩 。 无论你听的是什么音乐 , 都会一五一十地传到外面 , 让路人听个一清二楚 。 倘若你听的还是一些二次元神曲 , 那可能就要直接“社死”了 。 就算待在宿舍里 , 也得考虑一下观瞻 。 所以空鸣还是一副彻头彻尾的“音乐欣赏”型HiFi耳机 。 只不过它可以让习惯聆听小耳塞的你 , 毫无违和感地切换到头戴式大耳 , 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

【耳机|“水”式头戴?“米”式头戴!(上篇)——DC评水月雨Void空鸣】提起“水式调音” , 人们总会想起干净的声底 , 中规中矩的音色 , 纤细的线条感 , 以及轻快灵动的动态响应 。 一切仿佛都在为元素丰富的“新派”编曲服务 , 听一些老歌反倒觉得索然无味 。 对此 , 空鸣做出了积极的改变 。 相比绝对中正的调音 , 它将低频部分的音色加厚了一丢丢 , 只不过这点改变如果没有刻意对比试听 , 很难察觉出来 。 但正是这种微微的厚实感 , 会让人觉得空鸣的中低频扎实许多 , 配合着刻意强化过的低频结项与动态 , 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