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商业化知乎,正丢掉基本盘( 四 )


在那个年代,高质量的专业回答将知乎的社区氛围定位于“认真、专业、友善”。也是借此,知乎希望取代百度成为用户搜索的入口、成为一个新时代的 Linkedin、希望通过 Live 建立百万级的专家服务网络。彼时,“小而美”的知乎虽然没有巨大的流量和商业变现能力,却实实在在改变着中文互联网世界,比如“XXX 是怎样一种体验?”、“如何评价 XXX”再到“泻药(谢邀)”这样的句式,比如“内卷”、“做题家”、“劝退”这样深入中国普通人生活的词,都和知乎直接相关。
但现在,这一定位开始发生转变,不久前知乎将自家社区内容标准重新确立,明确好内容的最新定义为“获得感”,“获得感”内容有三大标准:开阔眼界,带来帮助或引发共鸣。很明显,知乎的定位从“专业”转向了波及面更广的“共鸣”。
这是一种妥协,是知乎向商业化的妥协。
对此,早在2015年周源就曾经有过思考,“你得尊重商业。”周源在某次采访中表示,“很多人是不尊重商业的,可能在产品上想得很多,但是你不能一点商业都不懂,天天想着到了某一天天上掉馅饼下来,就自然水到渠成了,这是不可能的。”
也是从这时开始,知乎开始努力平衡平台商业价值与平台“氛围”之间的关系,毕竟在得到了商业资本的投资之后,商业化与盈利就必须被摆在台面上。因此,知乎试图在理想主义者和商人的身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从2017年大踏步开启商业化开始,知乎既想放下身段下海捞钱,又想保持自身特有的格调,因此,无论是在产品定位上还是在运营决策上甚至在时机把握等方面,知乎都透露出一股“拧巴劲”。
无论如何,知乎此前奠定的基调确实被改变了,而此前理想主义大V们也慢慢地开始撤离知乎。比如知乎官方筛选的优秀回答“进站必看”,前三个回答来自张译、程浩和马伯庸,张译的微博更新一直没断过,马伯庸也是写作和出版不断,可他们的知乎已不再更新。排序前十回答的答主里,除了一位非常可惜英年早逝的答主程浩之外,剩下九人里有一位超过一年没回答过问题;两位两年没回答过问题;还有两位超过三年没回答过问题。也就是说十个人里,有一半已经不能算作知乎的活跃创作者了。
从更客观的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末,知乎累计用户达到了3.7亿,月活跃用户数7570万,但其活跃用户占比仅为20.5%,这一比例低于小红书(33.75%),也低于B站(32.32%)。这说明,知乎的用户粘性已经成为知乎最应该担心的问题。
一旦核心用户流失,高质量内容也必将受到冲击,而再往下,“一个问题一条街,一个回答一家店”的电商底层逻辑也将不复存在。也就是说,知乎的扩张很有可能只带来了新流量,却很难产生足够可持续的变现能力。
退一步说,即便知乎电商能够立稳,也很难逃脱小红书电商的命运。同为平台型App,目前小红书的商品品类已经较为全面,却依然难敌天猫、京东、拼多多等巨头;同时,其在商品特色上又不及其他跨境奢侈品电商,这就导致了大多数用户至今把小红书当作一个搜索软件,而不是习惯于在小红书上实现从搜索到购买的闭环式购物。
在小红书上搜索笔记,再去其他电商平台购买,这样“为他人做嫁衣”的行为是小红书屡屡想摆脱而又难以摆脱的痼疾,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小红书在中国跨境零售电商中排名第七,市占率仅2.4%。
因此,知乎在美股真的被低估了吗?投资者为何对当下知乎的上乘业绩视而不见,恐怕答案仍在知乎商业化模式中天然存在的“拧巴”现状上,知乎在商业化上走得越远,平台的价值就越有可能被稀释,这是知乎最底层,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