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增长实践中常见错误,你一定中招过( 六 )


选址纬度:
超市是以店为颗粒度经营的,选址是老板负责的,选址也是最核心的能力,选完后找 一个店长,然后过半年如果没有盈利,换一个店长,再过半年如果不盈利再换一个店长, 再过半年如果不行就说明选址选错了。
这个颗粒度比较粗,但事实上国内很多零售业还是 按这个颗粒度来经营的,当然我们看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有更领先的经营理念在引领新的趋势。
只要你在发展过程中抓住了机会,且选址问题不大,就没啥问题;
品类经营:
下沉了一个维度,哪些品类引流,哪些品类赚钱,哪些品类是消费者必需的等等;
再下 沉一个维度是711的维度,做单品经营,按每一个SKU来经营,做单品经营对系统的要求就 高很多了。
经营的颗粒度越细,经营的合理性就越强,但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实现精细化运营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互联网提高了企业精细化运营程度的水平。
订单纬度:
你可以从订单维度经营的你产品这是比地址和SKU还要精细的一个颗粒度到了具体哪个人什么时间买了什么产品。
所以说对于经营控制的颗粒度越大,难度越大,损耗也会越小。
(1)全员降价与补贴
这是一种没有难度的增长手段,我们这是一种策略上的偷懒,因为只要降价必然会导致促进交易。
而降价是最为粗暴的一种。他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交易都是因为价格不满意造成的。
因为我们是在线互联网交易,我们可以知道谁在交易。
理论上我们会知道谁是因为价格不满没有购买的,谁不是,所以全员的降价相当于有一部分用户本来可以不降价,通过其他方法让他们购买,但是我们降价了,相当于这部分我们的「补贴」浪费了。
还有一种偷懒的方式就是全部用户发优惠券,这也是有问题的,总会有一个部分用户是一定会购买的,所以增长的核心逻辑是:通过数据驱动把一定会购买的用户通过一些规则过滤掉,而只把资源投入到必须要投入的用户身上。
普遍的补贴和普遍的降价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这些任何人都可以做。由于他们控制的精细度不够,所以难度就低多了。同时属于饮鸩止渴的增长,他们会让你的用户认为你总是会有活动再搞。
对于大部分的公司来说补贴和降价是非常考验技巧的,大部分的公司补贴都不是用的很明白
(2)稀缺商品拉新
6万块钱的爱马仕包包,1299块钱的茅台,到哪里都好卖,稀缺的高价值商品本身并不愁销售,所以说这些品类的热卖并不能证明你做的增长是有价值的。
稀缺产品的价值应该是一个机会成本使用的问题。
就是这批稀缺商品到底让谁买,对一个普通群体做稀缺商品的倾斜是不是可以增长,当然可以,但是这和你的增长策略没啥关系。
(3)扩充流量和流量倾斜
子弹如果足够多总是会击中敌人。
所以增长不是靠流量浪费,对于某个品类做流量倾斜是要资源的能力不是增长的能力。
和上一个稀缺商品的问题类似,流量给到哪个品类促成交易,是流量机会成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才是核心。
3. 不是增长核心价值公司开发了一个全公司的推荐策略。
你把自己的品类接入到这个策略里面,相当于你用别人的策略来完成了增长,如果收益涨了你只能说这个系统对你起作用,如果不增长,那么也不能说明这个推荐策略有问题,可能只是平台策略对你的业务不起作用,这就是一种功能上的搭便车效应,无论好与不好都与你无关。
因为做功的并不是你。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s26LnVjEBbgt559_I6k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