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时刻准备下岗”的互联网从业者:有哪家公司不裁员吗?( 六 )



2017年11月10日 , “双11”前夕 , 浙江杭州市的阿里巴巴作战室内 , 备战的程序员有的喝茶、有的在帐篷里打盹 , 更有人直接敷起了面膜 。 图/IC
“其实越是流量见顶 , 按理说各家公司应该越是陷入军备竞赛 , 打下竞争对手的山头 , 而非像当今这样裁员、收缩” 。 他更愿意将这一轮行业裁员理解为监管施压与背后资本失去原有信心后发展逻辑的调整 。
“中国与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并不一样 ,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更偏体力劳动 , 而美国的互联网企业可能还有一些创造性工作 , 因此经验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价值有限 。 ”赵娟(化名)在2020年初回到国内大厂工作前曾在美国多家互联网企业任职 , 她的感受是除了Facebook , 美国互联网企业并不过分看重KPI , “作为前端工程师 , 更多时候在国内互联网企业被当作美工使用 , 在国内大厂说白了就是一个字 , 干” 。
为了刺激员工积极性 , 常用的办法是设置A、B团队 , 一个团队拿全部年终奖 , 另一个团队“白干” , 再干不好就面临裁撤 。
这可以被用来解释国内互联网从业者的年龄焦虑 , 也可以被用来理解商业模式驱动下大厂曾经的发展逻辑 。

2021年3月4日 , 北京百度总部 。 图/视觉中国
“百度与字节跳动虽然被统称为‘大厂’ , 但其实是不同意义上的大厂 。 当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从PC端转移到移动互联网 , 不仅仅涉及终端的转变 , 更重要的是范式转换 , 从更为依赖技术驱动转变为更多依靠商业模式创新 。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梁萌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 这样的转变大概发生在10年前 , “当时BAT在某种意义上已经退后为投资者 , 他们所投资的企业随后完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代际更迭” 。
这一轮代际更迭带来了平台经济 , 梁萌称其遵循的逻辑为“试错逻辑” 。 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 , 特点就是全面出击 , 迅速占领一个个细分市场 , 不断拓展自身的利润池 , 形成一种“羊毛出在猪身上但是由狗来买单”的多边盈利模式 。 但是“全面出击”可能意味着投入某项业务时对其前景并不明晰 , 而是小步快跑 , 全面试错 , 如果遇阻再裁撤相关业务条线 。 “当然 , 这也是由于当时监管环境相对宽松 , 而且竞品更多” 。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 , 不止是比拼‘烧钱’ , 也自然会带来整个行业扩编 , 原来是一家公司提供一份岗位 , 现在是五家公司提供五份岗位 。 ”王强说 。
“之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更多不是在想 , 而是在看 , 比如看到直播火了 , 并不会更多思考直播这件事本身 , 而是短期内通过大量的资本、人力投入占领市场 , 共享单车、手游莫不是如此 。 但是在共享经济之后 , 其实市场始终没有迎来同等量级的‘大风口’ , 只剩下了一些可以追逐的‘小风口’” 。 尽管王强“鄙视”社区团购这样的业务 ,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行业内近年来不多见的风口之一 。
但是在2021年 , 随着监管政策升级 , 特别是反垄断执法趋严 , 过往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 。 如2020年年末监管对社区团购划定的“九不许”边界中 , 首先便是不得通过低价倾销、价格串通、哄抬价格、价格欺诈等方式滥用自主定价权 。
“这种跨领域试错的逻辑基本上over了 , 行业会变得更加谨慎 , 因此会砍掉更多枝枝节节的业务 。 ”赵军感慨 。
【程序员|“时刻准备下岗”的互联网从业者:有哪家公司不裁员吗?】“未来整个行业已经不再可能延续过去的增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