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满大街的充电宝会像共享单车一样沉沦么?

充电宝|满大街的充电宝会像共享单车一样沉沦么?

文章图片

充电宝|满大街的充电宝会像共享单车一样沉沦么?

先说一下我对共享经济的评价 ,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 , 这是人类发展中不断寻求改善幸福指数与社会矛盾的产物;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 共享经济是消费升级中便利化的产物;从科学角度来说 , 它属于起点低、易渗透的“廉价”技术应用 。
因此 , 我对共享经济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 , 尤其是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以后 , 消费领域的开拓和创新需要这样的力量源泉 。 所以你会看到 , 十几年下来 , 各种共享——网约车、共享雨伞、共享(电动车、汽车、单车)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这里面拿出一样最具代表性、也最失败的案例来说 , 即共享交通中的共享单车 , 这是前几年风靡全国的出行方式 , 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 , 你可以看到满大街的都是五颜六色的车子 。
可惜的是 , 过了几年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 , 要知道巅峰时有超过20多家共存 , 如果说是因为市场竞争残酷 , 还不如说是自己把自己玩死 , 因为他们死法如出一辙——退不了押金 。
要说刚开始的共享单车是一个乌托邦 , 那一定是“爱丽丝梦游仙境” , 从简单的盈利模式中嗅到利益的气味 , 这是资本家的本能 , 网约车的成功给了这些大佬们无与伦比的自信 。
所以在高速发展的时候 , 只要你有一个好的创业规划书 , 资本家再为你打造一个品牌 , 你的生意就能上线 , 即便是现在苟延残喘的ofo也是如此 。

要说现在凄凄惨惨戚戚是什么原因 , 想必也是众说纷纭 , 但有两个核心原因必定是绕不开的:1、无底洞的成本;2、神秘的押金 。
前者主要体现在维护成本 , 在新车投入市场不到1周 , 你会发现真正黑窟窿是维修成本 , 你可以说是消费素质 , 也可以说是经营策略 , 但市场就是如此 , 因此我们在城市的很多角落看到了“坟墓车场” 。
根据市场调研 , 这部分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5%-50%之间 , 再结合个分项 , 对比下来 , 维修成本竟然是烧钱大头 。
介于此 , 又有多少资本愿意持续提供子弹?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淘汰 。。。
后者说到神秘两个词 , 是因此没有一家企业公布押金的去向 , 虽然有部分企业说押金在专门的机构存放了 , 但是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很可能是用于了拆东墙补西墙 , 这就有了退押金的困难 。
例如ofo称车子的成本在330元左右 , 按照2017高峰时期的采购量计算 , 采购费用大约在6亿元左右 , 差不多是180万辆 , 其月活跃用户在2700万左右 , 按照每次2元收入计算 , 每个月差不多有5400万的收入 , 年化收入在6.5亿 , 再去掉维修成本大约为2亿 , 一年下来是亏钱的 , 如果不拿押金扛 , 就没有办法维持 , 资本都是“智慧的” , 不会没有止境的输血 。
在维修成本和押金退还压力之下 , 越来越多的“车企”走向灭亡 , 叠加上行业内卷 , 不论是在不择手段的争客户也好 , 还是比耐力 , 最终结果就是现在仅剩的单车企业寥寥无几 , 而且仍在亏损 。

单车的颤颤巍巍 , 让我想到现如今各个场所必备的充电宝 , 这玩意与之何其相似 , 租赁经济、盈利天花板、资源浪费等等无不在上演昨日的一幕幕场景 , 短期的资本效应 , 长期的品牌依托活生生就是“改版单车” 。
但行业逻辑却凸显出了这玩意生生不息:
其一 , 消费需求——中国的共享充电宝行业于2014年兴起 , 2017年开始大规模扩张 。 基于人们对智能手机依赖产生的电量焦虑 , 共享充电宝拥有消费端持续上升需求 , 赛道空间大且竞争激烈 。 艾瑞咨询调查显示93%智能手机用户在离开家或办公室时有给移动设备充电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