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消息一出 , 国内用户也发现 , 这一套路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同样存在 , 针对不同的用户和设备 , 上面显示的价格明显不同 。 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发现这一端倪 , 多次有类似的案例陆陆续续被曝光关注 , 并引发了监管层的高度重视 , 大数据杀熟多次被监管部门严厉打击 。
但即便如此 , 大数据杀熟依旧生命力十分顽强 。 消费者和服务提供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 让平台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来实施差异化价格策略 。
早期最为典型的大数据杀熟主要有两类:一是以苹果手机为代表的高端手机用户最容易被宰 , 在系统的认知中 , 这类用户资产充足 , 对于价格因素不敏感 , 因此最不容易发现杀熟 。 二是平台高忠诚度用户容易被杀熟 , 正是因为用户黏度比较高 , 平台即便不向该群体提供优惠 , 也不会降低其消费水平 , 所以平台往往选择降低活动优惠 , 并将这部分资源向新用户或者低使用频率的用户倾斜 。
而随着算法的演讲和定价规则日益复杂 , 大数据杀熟变的更加隐蔽 , 也越来越难以被用户发现 。 即便是被发现了 , 平台也有足够的战略空间对于价格不同进行说明 。
根据某平台的调研研究 , 超过6成的消费者认为自己曾经被大数据杀熟 , 特别是在移动设备的在线订购平台的大数据杀熟最为严重 。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 , 近几年针对大数据杀熟的投诉量居高不下 , 涉及的范围包括酒店、机票、打车、外卖等多个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 。
但在用户权益维护方面 , 不少消费者遭遇了大数据杀熟后往往选择和客服反馈 , 或者是在互联网投诉平台进行投诉 , 再或者是将自己遇到的案例发布在互联网社交平台 。 上述维权手段虽然简单易行 , 但是效果却不甚理想 , 无法解决用户的切身诉求 。
在这场持续不断的大数据杀熟风波中 , 消费者很难通过高效的手段来及时维权 。 互联网服务平台占据着优势地位 , 导致很多消费者在发现大数据杀熟后 , 最终也只是选择上述简单手段维权 。 其根本原因在于维权的成本高 , 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 对于消费者来说极其不划算 。 哪怕最终维权成功了 , 获得的无非是商家的赔偿和道歉 , 收益和维权投入严重不对等 , 故而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吃哑巴亏 。
我国持续监管大数据杀熟为了遏制平台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 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 , 包括《消费者权益》《电商法》《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等都对于大数据杀熟作出了细致的规定 , 明确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
例如《电商法》第十八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 , 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 , 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电子商务经营者向消费者发送广告的 , 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有关规定 。
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也对大数据杀熟发布了明确规定 。
《暂行规定》要求经营者不得误导、引诱、替代或者强制旅游者做出评价 , 不得滥用大数据等网络技术手段分析侵犯旅游者的合法正当权益 。 不得为大数据杀熟行为提供机会 , 并公示全国旅游投诉渠道 , 鼓励平台经营者先行赔付 。
同时还明确 , 商家不允许使用信息技术类手段 , 针对不同的消费者 , 对同一产品或服务进行差别定价 , 如果被发现有类似的行为的商家将被处以50万元以下的罚款 。 《暂行规定》第三十五条规定 , 如有违背该规定的商家 , 由县级以上文化旅游行政部门按《电子商务法》第七十七条依法处置 , 即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监督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改正 , 没收违法经营所得钱款 , 或将面临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严重的话或将处20万元以上的罚款等 。
- |一部手机最长能用几年?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了手机的寿命
- 乐视|逆996而行,乐视新年起四天半工作制,打了多少互联网公司的脸?
- 台积电|台积电的3nm:高通不敢用了
- 台积电|台积电和ASML同时行动,外媒:这相当于表态了
- 苹果|华为开始转危为安,美媒:我们封锁了个“寂寞”
- 芯片|中国芯片,不是西方替代品,禁运龙芯的真正含义,俄方该读明白了
- 红米手机|美芯开始“打骨折价”,美国无力回天,外媒:中企不买美芯账了!
- 一加|别等一加11 Pro了!李杰:标准版一步到位
- 谷歌|1.6亿美元是罚定了!印度法庭驳回谷歌推翻垄断案的请求
- 智族gq|智族GQ主编,透露了10万+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