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盘点|AI企业扎堆启动科创板IPO,应用落地及盈利问题成关键

2020年以来 , 受疫情影响 , 人工智能应用迎来大爆发 , 包括测温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硬件产品走进大众视野 , 企业争相布局AI+ 。 在资本推动下 , 多家人工智能企业接连启动了IPO进程 。
业内人士表示 , 从IPO条件与定位来看 , 科创板与人工智能企业更加契合 , 目前 , 多数人工智能企业均瞄准了科创板以寻找上市时机;然而 , 全球人工智能仍处在产业化和市场化的探索阶段 , 落地场景的丰富度、用户需求和解决方案的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高 。
与此同时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受制于应用场景的复杂度、技术的成熟度、数据的公开水平等限制 , 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 。 对此 , 业内人士分析称 , 人工智能技术前期需要持续投入 , 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 仍需找到盈利增长点 。
AI企业扎堆启动科创板IPO , 投资向头部企业倾斜
2020年 , 新一轮AI企业的上市潮序幕拉开 , 截至目前 , 已披露科创板招股书的AI企业有旷视科技、云知声、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等 , 此外 , 思必驰也已启动Pre-IPO轮融资 。 虽然商汤科技尚未公布相关上市计划 , 但近年来其已多次被传有上市计划 。
然而 , 除寒武纪已成功上市之外 , 其他AI明星企业目前均处于上市启动期 。 对此 , 多名业内人士分析称 , 今年受疫情影响 , 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在多方实现落地 , 同时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更加深入 , 各家目前均在等待一个合适的上市时机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大部分AI企业均将上市地点瞄准了科创板 。 对此 ,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表示:“科创板的板块定位就是为这些所谓的科创企业设定的 , 而且相对来说IPO条件更低 , 此外 , 从上市估值来看 , 科创板仍然要比创业板高 。 ”
云天励飞在招股书中表示 , 其选择的科创板上市标准为《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二)款 , 即:“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5亿元 , 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亿元 , 且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5% 。 ”
此外 ,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在今年7月的一次媒体交流会上表示 , 外界传言公司中止港股上市并不属实 , 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科技”企业上市 , 是中国科技企业发展的好机遇 , 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
从融资方面来看 , 企查查日前推出的《2020中国新基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 , 截至10月份 , 今年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381起融资事件 , 融资额合计超过3000亿元;而2019年全年 ,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发生了646起融资事件 , 融资额合计超过800亿元 。 事实上 , 从2018年开始 , 人工智能企业融资事件数量便开始缩减 。
2020年度盘点|AI企业扎堆启动科创板IPO,应用落地及盈利问题成关键
文章图片
对此 , 多位人工智能行业人士对采访人员表示 , 近年来 , 人工智能相关投资者更偏于向头部企业倾斜;随着行业马太效应渐强 , 投融资也向头部企业集中 。
疫情加速AI硬件落地 , 企业争相布局AI+
受疫情影响 , 有关人工智能的应用迅速走进大众视野 , 包括测温设备、服务机器人等在内的硬件产品被人们所熟知 。
疫情期间 , 百度、商汤科技、海康威视、深思考、中电11所、云从科技等公司 , 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赋能红外热像仪 , 基本实现了公共场所无人值守的智能体温检测 。 设备投放于各大商超、公共交通站点等 , 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无接触测温效果 , 给人们的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