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


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

文章插图
我不记得上次连续9个小时说话是什么时候了 。今年好像没拼过 。去年我应该有10个多小时,也不行 。毕竟,我已经老了,而且我已经四岁了,说话太久,亏气.
今天有9个同学从5个创业项目来到办公室,因为回到家已经是半夜了,不想写太多细节 。明天,他们要去玉泉山下和金铎先生喝茶 。让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别问我太多,哈哈 。
早上去车管所 。(此处省略骂公务员行政办事效率低下两万字!)
阿德本该中午来吃饭,但我迟到了 。这小子绝对是逼着看我天天写商业日记,所以想蹭版面 。为了做老同事,做邻居,隔壁老王给你打广告 。对了,谢谢你哥中午请我吃午饭!
找外包,就用外包大师!
找外包,用外包师傅!
找外包,用外包师傅!
没错,这里的阿德是阿德,传说中的阿德,PMCAFF在阿德,阿德,世界上最大的产品经理社区,而德则状态良好 。)的阿德.
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

文章插图
这里,是德.
今天,我们的领导认真鼓励以为重点,单一突破的战略,继续鼓励他出来把盐带到,争取早日成为继葛爷爷之后的新一代男神 。
简单介绍一下:
艾德,性别,男性,爱好,未知 。
一种未知产品的阿德,产品经理可能在外包大师.被杀
外包大师(崔宗,光源资本创始合伙人,是我从盛大投资部挖到360投资部的新一代资本女神)
(我的麻辣隔壁老许,原360负责BD的)
【PMCAFF】 创始人/CEO(创始合伙人老余,原360高级副总裁)
B轮:待定,据说有大风投在给条款单(我靠,希望不会超过360人,不然,
dex="0">周鸿祎都看不下去了)
阿德绝对也算是个草根,丫在360也没混到位高权重,所以,在这个阳光明媚雾霾退散的午后,全球最大产品经理社区的创始人与全球最大创业者社区的创始人也只能相对无言默默的吃盒饭 。
~~~~~~~~~~~~~~
跟阿德吃完盒饭,江枫就带着谢洪武过来找我,前几天江枫中午跟我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提过谢洪武的项目,叫【小波中医】,种子轮是蒋涛投的,这个确实符合老蒋的喜好,中医,我也是比较认同中医的世界观,而且老蒋也是我们股东之一,我觉得很有必要帮帮谢洪武 。
谢洪武做的是一个很简单的智能硬件,大约一个名片盒大小的很轻便的硬件设备,双手食指放上去,十秒钟左右就可以得到类比中医诊脉的数据,原理我就不细讲了,不复杂,取回的数据也是相对靠谱的 。蒋涛老板最初在听老谢讲了个故事之后就给了50万,老谢用这50万带了几个兄弟搞了一年多,把硬件做出来并且还顺手开发了APP和PC端数据管理后台 。
谢洪武是76年的,做事蛮踏实的,新疆人,7年前来北京,一直做软件开发,上一个项目做了6年,虽然没融到很多钱,但也没挂掉,目前在一个细分领域里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存在,就用传统的收费软件的模式生存,也还继续存在着 。后来是因为对中医比较感兴趣,就想用技术来提高中医诊脉的水平,所以做了【小波中医】 。
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比较认同中医方向的投资人,完全可以投一些这类项目,毕竟团队之前已经用很少的钱把产品做得相对成熟 。我给了老谢一些建议,包括如何与医生这个群体合作去推广这个产品,其实核心是这套产品背后的数据积累,那个更有价值,目前基于数千次诊脉的原型数据,这个诊脉系统对常见病症的判断准确率已经超过70%,假以时日,基于数万次诊脉数据的准确率应该就可以超过90%以上,这个系统会变得越来越有用 。
下面这两张图,是我现场测了10秒后,小波的系统给出的诊断依据 。

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

文章插图

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

文章插图

产品一些细节还需要不断优化,不过对于一个只拿了投资人50万人民币,团队自己也往里扔了几十万的初创项目来说,我觉得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 。
~~~~~~~~~~~~~~~
刚刚测完脉,【乐盒教育】的姜依群也到了,她是投缘帮里的郭竞小弟弟介绍来的,郭竞说这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姐姐,希望我能帮帮她 。
年初参加AA加速营第三期结业仪式DemoDay的时候,我已经远远的见过了姜依群,她在台上做路演,当时的印象也不错,因为她做的是一个相对小众但又有情怀的事情——把儿童英语教育融入戏剧中,从而让孩子们产生学习兴趣,寓教于戏 。
接下来是何雨航带着【学霸播播】团队的小伙伴一起过来,是要听我讲讲所谓干货,这时候江枫和老谢也没走,都要留下来继续听,一屋子七八个人,我就花了个把小时又将18个月创业周期论以及第一个18个月该如何做的逻辑又全部讲了一遍 。
其实这套理论自我在2008年总结出来之后,已经给数千人讲过,但真正要把核心逻辑理清晰,还是需要搭配具体的创业项目的案例来看 。以后我会找时间专门写一篇关于这套理论的核心思想和我归纳出来的原因 。
给【学霸播播】团队打完气之后,又给【乐盒教育】把了把脉,这两个团队将来在投缘帮内部应该会有很好的互动,都是女性创业者,都是做了很多年教育的背景,都是线上线下需要结合的业务模式,团队目前都是四五个人,之前的经验都比较偏重线下,目前面临的问题都是在线上推广方面需要有所突破,只是一个针对中学生另一个针对小学生,蛮有意思的 。
~~~~~~~~~~~~~~
这堂大课最后讲嗨了,就把五点钟就赶过来的韩卫给晾得久了,直到七点半才把姜依群送出来,韩卫都饿得不行不行的了,我本来的意思是就别吃晚饭了,继续跟我喝茶聊天,韩卫说太饿了,还是吃点儿,我俩就下去郑仙居坐了 。
韩卫的项目最初叫【一气呵成】,加入投缘帮之后,我先建议他把项目的名字换了,因为原来这个太不直接了,他的产品是在微信里基于一张图片的快速自动生成的海报,所以我建议他改叫【易海报】,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前后两个名字哪个更好,嘿嘿,起名字这个事情,老王还是很有信心的,别小看这个,一个好名字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的 。
韩卫是老用友了,从技术到销售都做过,前几年还在北五环外搞回龙观创业沙龙,坚持做了两三年的线下活动,我觉得他能做成事,是看到他比较强的“连接”能力,他非常善于交朋友,为人热心,所以才会坚持几年搞线下的公益活动,这一点很像我们做缘创派和投缘帮,我觉得就冲这一点,我就应该帮他 。
当前【易海报】遇到的问题,其实很有一点像上面提到的【乐盒教育】的问题,就是产品能力都具备,甚至可以说产品能力都是很优秀的,但创始人在具体做的过程中还没有能快速的聚焦到一个非常细分的点上 。我跟姜依群就掰扯了半天关于“专注”“细分”这样的话题,早知道就把韩卫也给拉上一起讲了,还省我一点口水 。韩卫跟我说,他自己在和团队讲的时候,也让团队专注,做减法,但是到了自己做的时候,又很容易就陷入为了做产品而做产品的死循环,看到一个机会,随手就做了,他的资源也多,技术实现能力也不缺,一个产品马上就能实现,看起来就是一个新机会,于是他的面前就不断的有新机会的出现,估计不同的人也经常给他讲很多建议,他的学习心态又很开放,别人说了都要仔细想想各种可能性 。。。。。。
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很典型的,就是当一个人在进入了自己擅长的领域的时候,因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情其实是看起来容易获得一些成绩的,或者说在表面看来是很低成本能获得回报的,“貌似不用花太多精力”,这个表面上成立的逻辑会对创业者有非常大的诱惑!但这往往是个大坑!
看似没花精力,你终究是花了精力的,而其实做成一件事最需要的不是产品能力,不是资源,也不是钱 。。。。。。而是时间!你会发现你可能拥有任何充沛资源,甚至花不完的钱,唯独时间,对每个人、每个创业团队而言都是公平的,而任何一个事情要做到足够好,我认为没有一两个18个月,都没戏 。你去看看微信的第一版,再看看18个月时候他们推出的版本,差距也是巨大的,腾讯也不可能瞬间就把一个产品做成,你作为一个初创团队,如果不足够专注,哪有活路?
专注两个字大家都会写,但真正懂这两个字的真心没几个,幸亏我及时的懂了,呵呵 。
说句题外话,我都觉得小米最近几年遇到的问题也是一样,雷军太牛了,被外界捧上天之后,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也四处出击 。其实“专注”“极致”“快”“口碑”这一套方法论非常好,那是雷军自己提的,但是你看小米现在哪里专注了?现在的小米产品还能做到极致么?口碑变得如何?现在小米还是节奏最快的创业公司么?
anyway,小米还是非常牛的创业公司,不是说小米不行了,我去年就说过小米这两年会IPO了 。
我想告诉创业者的是,专注于自己做的一个非常细分垂直的市场,是需要坚持相当久的 。从缘创派到投缘帮,虽然产品和运营的逻辑发生了变化,但其实四年来,我一直就只盯着一个人群(创始人)在做同一件事情(合伙人),这就是专注 。(当然,如果哪天挂了,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不知变通的反面典型,囧死了)
和韩卫聊完,确定了易海报接下来要专注的细分方向,并且给韩卫定了一个小目标——让1000个微信公众号成为【易海报】的活跃用户,韩卫说这个是他比较容易就能做到的,然后就欢天喜地的去结账了 。我知道最近有机构也给了他一个termsheet,但我觉得拿钱不是最重要的,今天把接下来的策略定清楚才是最有意义的 。
哎呀,凌晨一点多了,赶紧睡了,7点还得爬起来,11点要赶到西五环的北坞创新园和多金总一起见【迫不及贷】的胡斌,这是投缘帮里最会算数字游戏的,比我这个数学系肄业的算得准多了 。
欢迎小伙伴报名我们每周三下午在望京科技寺举办的【路演360】,我们做的是只针对种子轮/天使轮的路演,尤其欢迎启动18个月以内的,估值不高于500万美金的项目 。
【老王故事,老王的创业日记】此外,每周五下午,【创始人下午茶】活动,就在我的办公室,从下周五开始吧,这个就放开了报名,只要是正在创业的创始人,都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