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小明大学毕业回家创业第一期培植盆景

本报采访人员 董凡超
37岁的林东伟(化名)住在福建厦门 。两年前 , 他从未想过女儿学校的一份问卷会成为他卸下“包袱”创业的起点 。
在问卷中的“你愿意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吗”一栏 , 林东伟几乎不假思索地画了一张支票 , 在下面的评论框里 , 他郑重地写着:希望学校能提供一个安全的课后环境 , 丰富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 。
这两年 , 林东伟“随官带娃”的愿望从写作逐渐变成了现实 。女儿可以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完成作业 , 加入声乐、绘画兴趣小组 , 性格更加阳光开朗 。
人们有所期待 , 政府也有所作为 。截至今年5月底 , 包括林东伟女儿在内的厦门市近32万名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学生选择了延迟课后服务对象 。“叫好叫好”的背后 , 是对这项覆盖面更广、内容更广、保障更好、社会管理更全面的创新服务的深刻探索 。
【某公司投入研发费用 小明大学毕业回家创业第一期培植盆景】《法治日报》采访人员近日来到厦门基层综合治理一线 , 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实地走访 。
破题
下午4点 。
对于很多城市有两个员工的家庭来说 , 这不仅仅是一个瞬间 , 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放学后谁来接我?”孩子简单的问题让父母很担心 。
2017年3月 ,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 要求各地积极探索“弹性离校”“课后一小时”等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新形式 , 满足群众对教育的期待 。
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 , 厦门在2018年秋季学期推动96所学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试点 , 并在2019年春季学期将这一探索推广到全市 。目前 , 全市提供课后服务的中小学、幼儿园591所 , 覆盖率达94% 。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 光靠教育部门是不够的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郑超男直言 。
据郑朝南介绍 , 在课后延时服务实施前夕 , 厦门市教育局利用安全(综合管理)责任制征求和听取社会意见的机会 , 综合考虑了小学、幼儿园学生离校早、自律意识弱的特点 , 实行了弹性制度 。夏季6点半结束 , 冬季6点结束 , 满足了大部分家庭的需求 。
如何让学生放学后不仅“留” , 而且“留”和“有效”?各部门在后续服务管理中充分运用了“绣花技巧” 。
在校园内 , 每30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的服务保障 , 每90名学生配备一名管理或教学助理 。同时按照正常教学时间配备卫生、保安等人员 , 确保安全有序 。
在校外 , 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家长合理分担的资金管理机制 。收费标准为小学生每月50元 , 幼儿园学生每月60元 , 按每学期4.5个月计算 。服务人员按每人每课时不超过60元支付服务费 , 收支差额由政府支付 。
聚力
厦门 , 夏天的鹭城 , 处处生机勃勃 。在绿意盎然的各处 , 采访人员放学后来到厦门实验小学 。环顾四周 , 操场上 , 足球队追风追梦 , 击剑队步履艰难;音乐室里 , 合唱充满情感 , 乐器组悠扬;教室里 , 画组的笔尖沙沙作响 , 诗组的声音很大.
随着微风吹过 , 采访人员旁边的厦门市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司副司长李元伟又回到了2020年初 。当时 , 厦门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 课后延时服务创新探索走上“快车道” 。
顾下
针对学校教师教学任务重、资源短缺的情况 , 通过宣传引导 , 在学校教师的基础上 , 招募由被审核家长、大学生、退休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者
600人 , 壮大服务团队 。
针对校园及周边治理难题 , 会同教育、公安、文旅、市场监管、消防救援等部门 , 定期召开会议、联合开展整治 , 形成了以综治副校长为“圆心” , 以派出单位为“依托” , 以家、校、社、警为“外延”的校园共治“朋友圈” 。2020年1月以来 , 共开展各类安全教育讲座6000余场次 , 督促整改安全隐患592处 , 为以课后延时服务为代表的校园“微治理”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
与此同时 , 厦门又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管理”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 , 逐步整合公安、教育、民政、卫健等20多个部门数据 , 形成校园及周边安全、护路护线等多个基础数据库 , 为校园“微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
“登录i厦门社会治理平台 , 我们家长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报名选课、自助缴费 , 透明又便捷 。”学校门口 , 多位前来接娃的家长拿出手机 , 向采访人员展示自己切身体会到的数据“红利” 。
延伸
椰林缀斜阳 , 毗邻海边的厦门外国语学校周边道路人流、车流涌动 , 秩序井然 。而在两年前 , 每逢学生接送高峰期 , 这里总是拥堵不堪 。
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引领下 , 厦门政法机关精准施策 , 将校门东侧道路双向划定长度约200米的限时30秒停车区域 , 并配备监控设施 , 按照减少流向冲突 , 分项分离需求的原则 , 将学校与周围老旧小区整合划片 , 实施区域微循环组织 , 减少交织冲突 。
厦门交警联合市文明办、教育等部门在校园周边公共停车场建立预约共享机制 。家长可以在预约停车场免费停车半小时 。学生出校门时 , 智能电子手环将该学生出校门信息推至家长手机 , 家长再开车到限时停车区域将学生接走 , 从而减少车辆在校门口扎堆等待的现象 , 实现“人等车”的精准接送 。
纵观厦门全市路面交通运行状态 , 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流量虽然呈现逐年增长势头 , 但上下学时段长时间违法停车及占用右侧第二车道停车的问题基本消除 , 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
在厦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伟华看来 , 校园课后延时服务表面上看解决的是家长接送孩子问题 , 本质上是通过这项服务解决广大学生家长“急难愁盼”的问题 ,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延伸治理了校园的周边交通秩序、学生安全等问题 , 以这种“软服务”助力平安建设 。
瞄准小单元 , 着眼小平安 , 厦门市委政法委正在将校园“微治理”模式复制推广 , 广泛收集群众“微需求” , 推动部门开展“微创新” , 逐步试点校园体育设施开放、“午餐工程”等利民工程回馈群众 , 有效实施医院、交通枢纽等“微治理” , 不断以区域“微治理”汇聚市域大平安 。
漫步厦门街头 , 采访人员感受到 , 光影流转间 , 平安建设已融入城市社会肌理 , 内化为行动自觉 , 部门之间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已成自然 , 为民服务的众智群力正在点滴汇聚 , 一处处“微治理”盆景正在变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