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一只160亿独角兽又栽了:13亿人次关注( 二 )


各方登场之后 , 关于“眯眯眼”的争论仍在持续 。 28日 , 又有网友扒出此前“菜孃孃”曾多次做过疑似“眯眯眼”的动作 , 涉嫌辱华 。 “菜孃孃”则再度发文表示 , “只是一个舞蹈动作” , 发布者“完全就是在扭曲事实” 。
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三只松鼠” , 也已经遭到了很多网友的抵制 。
有些网友在三只松鼠官微留言称:“以后再也不买三只松鼠了 。 ”与此同时 , 还有大量网友涌入三只松鼠淘宝直播间 , 对主播进行言语攻击 。 半小时后 , 主播被迫下播 。
截至目前 , 新浪微博上3个关于三只松鼠“辱华门”事件的热搜 , 累计阅读量已经超过13亿 , 讨论量超过10万 。
伴随着事件风向的不断转换 , 三只松鼠的股价也跟着起伏 。 12月27日 , 三只松鼠每股报收41.26元 , 上涨2.76% , 总市值为165.45亿元 。 但随后又开始在波动中下跌 , 截至12月30号 , 三只松鼠每股报收39.22元 , 总市值为157.27亿元 。
还有对未来销售业绩的影响 。 业内分析认为 , 一季度通常为坚果礼盒的销售旺季 , 此次风波之下 , 三只松鼠的年货销售或面临不确定风险 。
实际上 , 近半年来 , 三只松鼠一直负面舆论频发 。 今年5月 , 三只松鼠开口松子过氧化值超标被通报 , 称造成产品抽检不合格的原因为经销商在运输过程中未按产品包装标示要求存放;11月 , 有多名网友反映在“薇娅直播间买的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变质发霉”:此前双11 , 该公司还因为“满减后更贵”的电商套路引发关注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 , 三只松鼠共收到1700条投诉 , 其中很大一部分系因零食中被吃出毛发、虫子、毛发、不明物体 , 甚至蛆虫等 。

在一波又一波的负面舆论中 , 三只松鼠的品牌信任度也在一点点被消耗殆尽 。
三只松鼠为何不香了?
即将迎来成立10周年的三只松鼠 , 曾经拥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
2019年7月12日 , 三只松鼠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 , 敲钟的不是创始人 , 而是自家的三个松鼠IP 。 坐拥“国民零食第一股”的三只松鼠在上市之前的发展 , 可谓是顺风顺水 , 与百草味、良品铺子并称为“三大零食巨头” , 分食着万亿休闲零食市场 。

2012年2月 , 创始人章燎原带领5人团队在安徽省芜湖市成立了“三只松鼠” 。 怀抱着对电商平台潜力的巨大信心 , 三只松鼠完全摒弃了线下销售 , 定位为“全国第一家纯互联网食品品牌” , 主打细分品类坚果 , 并采用了轻资产“代工+品牌”的模式 。
产品靠代工 , 销售靠电商 。 在创业初期 , 三只松鼠的轻资产模式为它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 , 使它能够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营销端 , 扩大产品销量 , 占领市场 , 快速获取利润 , 进而继续扩大生产规模 。
在三只松鼠的发展最为迅猛的那几年 , 也恰好是淘宝天猫红利最大的几年 。 成立当年的双十一 , 三只松鼠通过投放淘宝直通车广告、钻石展位的首页广告 , 一天销售额就达到了766万元 。 2019年 , 三只松鼠全年销售额突破百亿 , 成为零食行业首家销售额迈过百亿门槛的企业 。
但随着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 , 三只松鼠模式的瓶颈也开始显现 。
一方面 , “代工+贴牌”模式带来问题 。 一直以来 , 三只松鼠都将重心放在了抢占流量先机与保持产品推新节奏上 , 生产则交由代工厂负责 , 这就容易导致产品品质受制于上游OEM商 , 进而导致食品质量问题频发 。
三只松鼠在2020年年报中重点提示“食品质量控制风险”时也坦言:“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 , 可能存在上游供应商未按有关法规及公司要求进行生产 , 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 , 从而导致不能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