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发 | 阵列

36氪获悉,2021年12月30日,AR光波导模组供应商「珑璟光电」宣布完成过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强资本领投,朗玛峰创投、灏浚资本、贵全长青等机构跟投,老股东君盛投资继续追加投资,汉能投资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珑璟光电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阵列光波导定制化和自动化设备投入,以及衍射光波导产品研发和产线设备投入。
产业化是核心,专注阵列和衍射光波导双技术路线珑璟光电是36氪曾连续报道的光波导模组供应商,成立于2014年,已构建起阵列、光栅和体全息光波导全产品矩阵。依托其自研且独有的光波导设计软件,支撑产品“短、频、快”的迭代升级,为众多行业头部的B端与C端AR整机厂家提供定制化服务,并与厂家达成深度的“产、学、研”合作。
目前,珑璟光电的光波导模组已广泛应用于警用、消防、工业、文旅、教育、消费等多个领域。截至2021年年底,申请完成超过170项专利,授权专利数近80项,在光波导的知识产权方面形成了立体的壁垒。
“珑璟光电的核心竞争力来自AR光波导产业化,基于对生产工艺的超前理解和生产线建设能力,并坚持多品类、小批量、高精度的出货方式,快速迭代生产工艺,当前,良品率已超过70%。”珑璟光电CEO马国斌向36氪介绍:“目前,珑璟的阵列光波导产业化能力已经走在全球前列,与国内外多类型客户和产业方,展开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同时,公司自建的深汕光波导工厂预计满产能可达100万片/年,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产业化能力最强的光波导模组供应商之一,在供货能力和产品稳定性方面均处于头部阵营。”
在阵列光波导方面,2021年珑璟光电突破了二维扩瞳的产品研发,解决了一维扩瞳阵列光波导体积和视场角(FOV)无法兼顾的问题,将模组体积和重量缩小近3倍,并获客户好评和合作响应。在生产工艺上,珑璟攻克了分子键合工艺层难点,实现无胶贴合的迭代升级,大幅提升阵列产品的美观度。
在衍射光波导方面,珑璟光电自2019年开始持续投入,设有衍射光波导微纳实验室,打造了纳米压印实验线,于2021年推出新一代衍射光波导产品,目前已走通整套纳米压印流程,具备小批量的出货能力。规划中的纳米压印量产线,将包含电子束曝光设备、刻蚀设备、电镜检测设备等全流程半导体光刻生产检测设备。
36氪首发 | 阵列
文章插图
珑璟光电的光波导全产品矩阵
巨头纷纷入场,AR眼镜密集发布,光波导产业化机遇和价值凸显2021年是元宇宙元年,作为元宇宙的物理入口,AR可将虚拟世界准确地投射到物理世界中,未来发展潜力巨大。Meta、微软、苹果、华为、小米、OV等国内外巨头都在加大AR领域的研发力度卡位下一代3D互联网。
目前,AR眼镜已经在安防、工业巡检、会议协作、培训、文旅、教育等多场景成功落地,而光波导模组作为AR眼镜的核心光学组件,技术路线日趋明朗,目前已经全面替代棱镜、自由曲面棱镜、Bird Bath等,成为AR的首选光学显示方案,预计在不远的将来其产业化能力将持续爆发。相比其他光学架构,光波导外观形态趋近日常眼镜片,且可通过增大眼动框范围(Eye-box)适配不同脸型用户,更有助于推动消费级AR产品发展。
光波导可分为阵列光波导和衍射光波导两大技术路线:前者采用光学冷加工技术,需要连续多层半透半反镜面阵列镀膜、抛光、贴合、切割等复杂工序,门槛高、良品率低、产业化难度大;衍射光波导采用平面的衍射光栅取代传统的光学结构,理论和工艺尚处于探索阶段,一旦突破,将会具有较高的可加工性、成本可控性和批量生产稳定性,现已成为国内外标杆企业研发创新的活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