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青年报
在河北省安新县赵北口村,
一个在十里坝乡
他们都以“小无所不能”著称,
他在村子里修车已经40多年了 。
不仅发明了机械牛,
还有机器人蹬三轮车,
他就是村民所说的“发明家” 。
他就是63岁的商郭琦 。
文章插图
乡亲们说:
“商大师是个艺术家 。
不识字但会发明 。"
修车铺既是工作间也是创作间
4月9日11时,
人们聚集在展示国旗的车库前 。
有人坐在板凳上没事干;
也有推自行车修零件的;
门口还停着几辆电动车
还有一辆农用三轮车 。
文章插图
旗子放在凌乱的车库中间 。
正在使用一把铁扳手
拧紧自行车轮胎的轴承 。
他的手很黑,布满了裂痕 。
他脸上没有一丝悲伤,
在人群中开心地笑着 。
“这里是我平时工作的地方,
也是我的创作间 。”
然后,
商指了指国旗
一辆三轮车停在车库外面 。
采访人员定睛一看,
三轮车是由一辆
一种两轮自行车,
一个假人坐在三轮车的座位上 。
假人的头
是发廊里的橡胶模特 。
车身由自行车车架组成
还有一个矿泉水瓶 。
穿着完整的衣服和鞋子,
假人的脚踩在三轮车的踏板上 。
e:15px;">“这个是我制作的
机器人蹬三轮车,
只要我坐在后座上,
【废轮胎回收再利用项目 矿泉水瓶的创业想法补充说明】开启电瓶电源进行操作后,
机器人的腿部
便会跟着链条的攒动
一起动起来 。”
尚国旗说 。
这时,
邻居李女士挪了两步上前说道:
“尚老爷子是个能人,
不识字却能搞发明,
除了这个机器人蹬三轮车之外,
他的机械牛车更厉害,
他不会拍短视频,
我就用我的账号
记录下了他的创作过程,
希望给他留个念 。”
机械牛车前期不被看好却一直坚持
由于机械牛车的体积偏大,
尚国旗将它放在了500米外的
自家院子里,
听说采访人员是冲着自己的牛车来的,
尚国旗放下了手中的活,
乘坐着自制的机器人三轮车
回到了自己家中 。
只见一辆铁质的机械牛车
横放在院子中间,
整个牛身都是用铁丝、铁块
和铁条焊成的,
中间夹着电瓶、电机、
轮盘、飞轮和链条,
牛身后衔接着一个
可以乘坐2人的蓝色车座,
还制作有逼真的
牛角、牛舌头和牛尾巴 。
“现在牛车可以正常发动行走,
但是我还是不太满意 。”
尚国旗告诉采访人员,
今年恰逢牛年,
5个月前他便有了
做一辆机械牛车的想法,
有了想法便开始行动,
他从几辆废旧自行车
和摩托车上拆下了一些废旧零件,
从自家院子里的棚子上
拆下了几条铁质的长条形管子,
准备做一辆机械牛车 。
文章插图
准备工作过半之后,
尚国旗和91岁的父亲
谈及了此事,
“当时我父亲就劝我,
都63岁了别再折腾这些东西了,
这次的创作难度大,
十有八九是成功不了的 。”
越是不被看好,
尚国旗就做得越起劲,
做牛车期间,他经常忘记吃饭,
目的就是做成,
也给父亲
和全村的父老乡亲们看看 。
“这个牛我做了4个多月,
前前后后改了不下20次 。”
尚国旗说,
之前因为研究牛身的驱动问题
和牛腿的频率问题,
他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反反复复推算牛腿的精准度,
不断拆卸改良飞轮
和链条之间的衔接度,
最终选用摩托车飞轮
搭配自行车链条
实现了牛身的驱动 。
他表示,
创作期间他从来没想过放弃,
他知道只要坚持
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
因精密度欠佳机械牛车需进一步改良
3月中旬,
尚国旗制作的机械牛车
已经呈现出了雏形,
坐在牛身后的车座上,
接上电瓶就能正常驾驶行走,
接下来就是给牛身
缝制一块棕黄色的皮,
让牛车的外形更加美观,
但是尚国旗
迟迟没有给牛身挂上外皮,
依然整天望着
放在院子里的机械牛车失神 。
“主要是我现在
还有一些小遗憾吧,
这个机械牛车
还需要进一步改良 。”
尚国旗表示,
由于自己在搭制牛腿的时候
没有精准的仪器测量,
曲轴处的尺寸测量有误,
所以导致牛腿处的精密度欠佳,
4条腿的弯曲度不一,
其中1只脚和其他3只脚
迈步子的频率不一样,
有卡顿的现象 。
之后,
他会再次拆下牛腿进行精密测量,
对牛腿部进行改良,
另外还会改变驱动,
让牛车也能倒着行走,
还会将牛脖子处的钢丝改成铁管,
让牛的脖子可以灵活地动起来 。
文章插图
尚国旗告诉采访人员,
他12岁便随父亲学修自行车,
后经过自己摸索学习,
凭着自己的钻研刻苦学会了
修摩托车和各种农用车 。
小的时候,
他便喜欢制作
一些泥塑和木质的玩具,
20岁时,他改良了自家的压水井,
将抬胳膊压水的压水井
改成了脚踏式的,
不仅省了劲,
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到如今40多年的光景已过,
儿女们也都成家立业,
尚国旗终于有了更多时间
投身于自己的爱好,
仅1年时间,
他便创造出了机械牛车
和机器人蹬三轮车
两个新奇有意思的代步工具 。
他说,
他有一颗热爱发明创造的心,
这一点到老都不会变 。
他自小就喜欢“发明”
接下来会造一辆水陆两用自行车
说起发明创造,
尚国旗一直称自己没有文化,
所做的东西都是
依据废旧车辆找灵感,
都是些不入眼的小玩意儿,
只能算作爱好,
网友称他为发明家
是万万不敢当的 。
文章插图
“等机械牛车彻底改良好了,
我就着手做水陆两用自行车了 。”
尚国旗说,
村子里紧依白洋淀,
他打小就在小水塘里玩耍,
之后又与自行车相伴50余年,
把车与水二者结合起来,
不仅能学习一些关于水力、浮力
和机械动力的新知识,
还能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添光增彩,
他对于自己的下一项“发明”
颇有信心 。
“大概得做个三四个月,
我现在已经有初步的设想了 。”
文章插图
创造一样东西前,
尚国旗都会让女儿
从网上查阅大量的视频资料
观看学习,
之后再自己研究琢磨 。
“要想创造出好的东西来,
就得多学习,
我现在的生活就是
修车和学习研究这些小玩意儿 。”
尚国旗告诉采访人员,
只要他的身体可以动弹,
他的修车铺就会一直开下去,
村民们可以继续在这里谈天说地,
自己也可以在铺子里
尽情地设想和创作,
创作完一个还有下一个,
他的脚步一直不停歇 。
网友看到留言说道:
“这的确很牛”......
@天亮:木牛流马!现代诸葛 。
@留住岁月的歌!:好有科技感 。
@花木兰《灵魂演译》:高手在民间,值得发扬光大!
@浅:这个的确很牛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真棒!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给尚师傅点赞
文:河北青年报采访人员赵子敏
摄:河北青年报实习采访人员方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