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村:改革“激活”希望的田野
村头的红牌坊,在初夏的阳光照射下,映衬出六个白字:“凤阳县小岗村”,明净明亮 。
更多的时候,年近八旬的闫金昌喜欢坐在小岗村四儿子闫德双开的金昌酒家门口 。他有空的时候喝几口茶,忙的时候帮忙摘菜 。
来来往往的游客总能从“餐厅”和“八关纪念馆”前厅悬挂的照片中认出他是当年按下红手印的“八关”十八位领导之一 。好奇又热情的游客停下来问他当年的场景,但他一点架子都没有 。聊了很久 。
如今的中国十大村之一、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40多年前只有18户人家,过着“泥墙泥床,泥里没饭吃,一日三餐喝稀汤”的贫困生活 。
【大学生创业优秀案例,党的创业故事】小岗村的“大保干纪念馆”清晰地记录了这一“巨变” 。1978年的一个冬夜,在一间破旧的茅草屋里,“大宝干”的18位领导,以“养孤儿”的勇气,制造“生死”,按下“红手印”,悄悄“分田到户” 。
文章插图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大保干纪念馆王伟/图
当年,严金昌一家得到了35亩地 。很快,人们惊喜地发现,在“大锅饭”期间,“一站式办事,外出打工不出力”的情况消失了,严锦昌说“一家人辛苦工作,每天天不亮就出去打工” 。
结果显示,仅一年时间 。1979年10月,小岗村粮食总产量为6.6万公斤,是过去的4倍 。村民人均收入从去年的22元跃升至350元 。村里第一次向国家缴纳公粮,还了贷款 。“为国家付出足够,为集体留下足够,剩下的都是你自己的” 。
小岗村的变化犹如一声惊雷,在江淮大地上空炸响 。接着,解放思想后,中华大地掀起了学习“大契约精神”的热潮 。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金柱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采访人员:“然而,和中国大多数村庄一样,小岗村在20世纪90年代再次陷入困境 。粮食产量大增,但卖粮越来越难 。只有种地才能解决温饱问题,大片土地被荒废,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直到2003年,小岗村人均收入才2000多元,村集体存款为零 。”
敢于突破、敢于工作的小刚人,再次走上了改革之路 。2004年,被任命为安徽省财政厅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沈浩来到小岗村,带来了改革发展“三步走”的新思路 。
2006年,沈浩提出,村民应该把他们的土地转让给大户耕种,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发展多种经营 。当时,63岁的“大合同组长”严金昌率先响应,以每亩800元的价格出让全家35亩土地,随即在自家院子里开办了“金昌酒家”农家乐 。2008年,外出打工多年的闫德双和妻子看好小岗村的发展前景,回国接手生意 。十年来,小岗村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金昌酒家的年净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 。
同时,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现代农业企业的土地,通过机械化、规模化耕作和企业化管理,根据地块的位置、平整度和土质,种植粮食和不同的经济作物,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管理的效益,保证了农民收入,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
随后,“友谊大道”建成,秩序井然的村容村貌建成,“大保干纪念馆”落成,带动了红色旅游 。这个村庄吸引了投资,并建立了一家工厂.2006年,小岗村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 。那年秋天,沈浩的任命期即将到期,村民们又按下了“红手印”,留下了一个好秘书卫乐
近十年来,这块土地上的创新和改革并没有停止:2012年,安徽率先在小岗村进行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 。2016年10月,小岗村率先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今天,年轻一代已经接管了改革
革的接力棒 。
在“大包干纪念馆”对面,陈敬萍、杨伟夫妻的新时代家庭农场,十几亩草莓刚刚下市,又即将迎来西瓜、葡萄的成熟季 。
流转了12亩土地,试种大棚蔬菜,之后又改种草莓 。杨伟和陈敬萍一路从农业的“门外汉”干成了“行家里手” 。“一开始没经验,也失败过,可咱小岗人骨子里就是敢想敢干,多看、多跑、多学习,结合小岗村的实际,最终找准了路子 。”
“希望的田野,大有可为 。”采访中,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滔滔不绝地向采访人员介绍正在实施的“小岗村乡村振兴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仅2021年的重点工作已经列了68项,涉及农村改革、产业发展等方方面面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奋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小岗样板 。”李锦柱说 。
接过前辈担子 以奋斗诠释青春
□ 安徽科技学院学生 汤佳慧
改革创新开启新篇章,“大包干精神”催人奋进 。来到凤阳上大学后,我的第一印象便是小岗村就在这里,一阵自豪感涌上心头 。在那样的年代,小岗村首先打破常规,这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魄力 。
鲁迅先生曾说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令人佩服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难能可贵的是长于质疑常规、勇于破疑创新 。当然,创新不仅需要敢于去做,还需要实事求是,小岗村在创新实践中证明了自己 。安徽省委当年“借地度荒”的决定和凤阳县委深入调研后坚持改革的做法都是实事求是的典范,为“包产到户”改革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记得刚来上学时,我就听说,2006年夏天,我院三名大学生主动落户小岗村,发展双孢蘑菇大棚种植,并在年底获得丰收 。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信念坚定 。他们和农民住在一起,手把手教农民种蘑菇,带领小岗村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不仅诠释了创新的“大包干精神”,更传承了一心为民、扎根基层的“沈浩精神” 。
之后,三名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激发了当地村民发展生产的热情,带动了全国多地大学生纷纷回到乡村创业发展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 。江山代有才人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典范,勇于创新,敢于担当,接过前辈的担子,用奋斗诠释美好的青春 。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中国妇女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王蓓/汤佳慧
编辑/陶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