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全国第三,山东如何走好数字经济“大棋局”

大众日报采访人员 马清伟 崔凯铭
近期,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根据评估结果,山东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位居全国第七位,并且在新型智慧城市和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信息产业核心赛道科研攻关以及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数字经济是数字强国和数字强省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在反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方面,《报告》显示,山东产业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位,数字产业化则未进入全国前十。
深入推进数字强省战略,山东急需找准比较优势,加强顶层设计,锻长板、补短板,以实际行动推动数字“两化”深度融合,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数字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塑造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山东“产业数字化”为何领先?产业基础雄厚,应用场景广阔
数字技术的最大价值,在于和具体应用领域的结合。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已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数据、算力、算法等成为新型生产资料与生产工具,甚至改变了传统生产关系。
但随着技术推广的不断深入,“应用场景”成为了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各省都在争相总结推广数字经济应用场景,即可说明各地已充分意识到该问题,并希望利用政府力量来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山东在数字经济应用场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人口规模方面,最新数据显示,山东总人口超过1亿,仅次于广东。在产业基础方面,山东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和197个工业中类、526个工业小类,是全国门类最齐全、结构最完备、产业链最完整的工业大省。
庞大的人口规模和消费总量,雄厚的产业基础及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数字化集成应用提供了无限可能。基于此,2019年山东聚焦“十强”产业,在全国率先提出建立“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推进机制,并配套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优势产业良性互动、融合创新、协同发展。
其中,山东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发展作为主战场,通过实施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及工业互联网“个十百”工程等,全方位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截至目前,山东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已达62.4,居全国第2位;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连续入选国家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并培育建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全省约15%的规上企业已应用工业互联网。
此次《报告》显示,山东产业数字化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位,并形成了“一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示范和标杆”,充分证明山东产业数字化发展成效显著。未来,我省应进一步强化这一战略优势,突出自身特色,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努力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全国第三,山东如何走好数字经济“大棋局”
文章插图

山东在“数字产业化”方面存在一定短板,急需迎头赶上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我们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报告》显示,虽然在该领域山东具有部分比较优势,但并未像产业数字化那样全面且明显。其中,信息技术产业水平和信息服务应用水平均未进入全国前十,可以说,数字产业化发展存在一定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