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我被大厂裁员:没有年终奖,股票被收回,“下份工作还选( 三 )


激进扩张后的大撤退
为什么互联网大厂会在年底纷纷裁员、缩减预算?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 很多互联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会“攻城略地” , 不断拓展业务线 , 随着新旧业务一同降速 , 裁员等压缩成本的举措自然就会到来 。
今年 , 在双减落地和游戏版号缩紧的情况下 , 各互联网公司的教育和游戏业务都有大规模的裁员 。此外 , 具体到企业看 , 字节跳动的本地生活业务也有收缩 , 有媒体报道 , 该业务从22个城市撤退 , 仅保留了北京、上海等几个城市 。
一位来自互联网大厂商业化部门员工曾对时代财经表示 , 公司在今年“跑得太快” 。“新做业务人不够就拿别的部门的人来凑 , 经常下午在群里通知挑人做另外部门的事 , 下班之前给回复 。并且新任务自己并不熟 , 要从头学起 。”
类似的事情在行业中屡见不鲜 。互联网巨头在社区团购厮杀的情景还没有过去太久 , 当时阿里、腾讯、美团、字节、京东、拼多多等企业都通过投资或者自建的方式入局团购赛道 , 直到多家头部企业爆雷 , 行业才开始整体放慢脚步 。
一家公司的发展或许总需要新业务、新故事 , 互联网大厂的激进扩张也得到了员工的认同 。为什么不能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当时代财经提及这个问题 , 一位大厂员工立即反问道:“你是说豆瓣吗?”对于商业化步伐缓慢、长期没有新业务的豆瓣 , 资本市场也从不缺唱衰的声音 。
倘若从人才的角度看 , 很多互联网公司都有人才超配的习惯 , 包括数量超配和素质超配 。36氪曾引用一位HR说法表示 , 当公司想要展开新项目时 , 通过内部招聘、潜力计划、接班人加护等培训模式 , 可以迅速从高标准人才库中筛选出项目的合适负责人 。
一位创业公司管理层人士也对时代财经表示 , 互联网大厂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 , 他们可以用超配的人才在短时间内做出极致的产品 , 对创业公司形成垄断型的竞争优势 。
张帆对时代财经表示 , 公司还会在内部赛马 , 导致团队间经常争抢任务 , “就看谁能把事情做得更极致 。我刚来时 , 领导就嘱咐我别把同事当’人’ , 要当成’资源’ , 不适应这套规则的早就离职或者被优化了 。”
从业务层面看 , 当C端流量逐渐触顶的情况下 , 要获得增长 , 或者仅仅维持现状 , 都需要很大的投入 。张帆对时代财经举例道 , “FACEBOOK发生的数据泄漏事件 , 直接导致有很多人卸载了这款软件 。Facebook应该花多少人力和钱来阻止这件事的发生呢?”
每当行业整体发展趋缓 , 或者公司有业务调整时 , 就有大批的员工被“牺牲” 。不过 , 互联网公司年底裁员并不是新鲜事 , 关于寒冬的论调也不是第一年被讨论 , 真正的寒冬是否真的到来了 , 谁也不敢妄下论断 。
不少被裁员工告诉时代财经 , 下一份工作依然会考虑去大厂 。黄逸表示 , 自己打算等明年大厂重新招人时再继续投简历 , “年底裁员不过是想让财报好看一点 , 我相信互联网行业还是还在上升期 , 还需要新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