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山东第一芯”花开济南,香自何来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比亚迪|“山东第一芯”花开济南,香自何来
文章插图
编者按
以主流价值为光,解读“济南故事”,解码C位新闻。爱济南客户端推出“追光”栏目,发挥新型主流媒体权威性和创新性,着眼经济社会发展紧要处、关键处、动人处,推出一批“带露珠、沾泥土、冒热气”的全媒体作品,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以前所未有的“自信与豪迈”与您一起阔步前行。
“8英寸高功率半导体‘山东第一芯’在济南顺利通线”的消息,最近在汽车行业、芯片行业引起不小的震动。顺利通线意味着完成了生产设备调试,很快会形成实实在在的产能和产量供应汽车芯片市场。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芯片短缺,有人形容汽车从业人员见面打招呼,祝福语已变成事事顺“芯”、“芯”满意足。近日,工信部部长肖亚庆表示,集中力量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短缺问题,畅通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
比亚迪|“山东第一芯”花开济南,香自何来
文章插图
因此,令业界更为关注的是,济南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芯片生产项目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能针对不同的产品设计匹配相应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补齐了山东在芯片产业应用领域一块重要短板,有助于解决“卡脖子”难题。
如此重大突破,是在短短4个月里完成的。今年8月,济南市政府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半导体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12月,芯片项目即完成全线设备调试。
效率如此之高,背后是济南的三年潜行、提前布局。2018年,“缺芯之痛”开始影响各行业,这一年的儒商大会上,一个不起眼的基金项目签约,开启了济南芯片研发、生产之路,参与者有济南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
2019年,“高功率芯片工厂”出现在济南市级重点建设项目中。芯片制造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即使是应用型芯片,动辄也要投资几十亿、上百亿元。济南看准时机毫不犹豫,当年3月份动工,由济南产发集团负责厂房建设,济南高新控股负责设备采购。
关键时刻显示出济南政府服务的效率。2020年,尽管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当年10月厂房如期封顶,12月全部设备采购完成并安装到位。此时,受多重因素影响,汽车行业芯片全球性短缺,找到合适的生产线扩大产量,不仅是很多大型汽车生产企业的急需,也是很多专业芯片制造商的期盼。
2020年底爆发的全球“缺芯”潮至今未完全平息,一枚小芯片的短缺成为影响2021年汽车产业的最大“黑天鹅”事件。专业机构发布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2021年全球因“缺芯”导致汽车减产达1027万辆,其中我国汽车市场2021年减产198万辆。
汽车芯片短缺,厂房易得,生产设备难求。“最多的时候,有5家企业同时跟我们谈判,都表达强烈的合作意愿,开出的条件都很优厚。”济南高新区投资促进部相关负责人回忆说。
最后,济南选择比亚迪,为项目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并保障产品市场,今年8月签约,12月顺利完成全线设备调试。
这种芯片制造项目与大型终端用户的合作,利于明确产品市场,保证项目产业化后快速推广应用,降低市场风险,同时利于新能源汽车核心功率芯片的国产化替代。
公开数据显示,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连续8年中国第一,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城市,是首个进入欧美、日本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此外,比亚迪及关联公司还具备功率半导体芯片从业技术积累和成功经验,与济南合作实为强强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