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不住用户?不是你没流量,而是你“没文化”( 三 )


从附近的消失 , 到文化ID的诞生 , 我想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任何圈子、圈层的形成 , 都要有一个“连接理由” 。 过去 , 这个理由可能是地域、血缘、职业这些自然和社会因素;当下 , 这个理由更多的是兴趣爱好这样的文化因素 。
所有的社群 , 本质上就是一个圈子 。 你的品牌圈子在靠什么维系?5折优惠券?还是兴趣爱好?如果你的圈子没有让用户找到自己的文化身份 , 这个圈子只是一圈拦不住人的栅栏 , 用户抬抬腿就迈出去了 。
圈住了用户 , 只是栓了用户的手脚 。 而让用户形成圈子 , 才是拴住了用户的心 。 品牌主之所以没法让用户形成圈子 , 不是因为没钱、没技术、没团队 , 而是因为“没文化” 。
品牌只有让用户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身份」 , 才能让用户形成圈子 。
我们先来看一些常见的错误示范 。
三、企业做圈层营销时常犯的三个错误
1.只是把圈层当成了“精准媒体”
假设小米市场部想把”为发烧而生”的理念 , 传达给科技发烧圈层 。
第一种做法:做了一组质感精美的海报 , 选择投放科技类媒体开屏;
第二种做法:发起“为发烧而生”内容共创活动 , 并在小米社区发酵 。
二者都覆盖手机发烧友用户 , 覆盖的圈层用户是相同的 , 但在投放效果上却大相径庭 。 前者是典型的曝光思维 , 后者则是典型的内容思维 。
曝光思维:只是用广告触达科技发烧友 , 用户对“为发烧而生”这个概念的接收 , 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 , 对品牌的观感是冰冷的 , 广告覆盖1000个用户就是触达1000个用户;
内容思维:把内容放在社区的活水中 , 社区里的用户接收内容并生产内容 , 广告不仅触达了1000个用户 , 还影响了他们的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