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速|年终盘点:2021年,我们用创新照亮新征程( 三 )


时速600公里 , 这是当前可实现的“地表最快”交通工具 。 因此 , 高速磁浮也被形象地称为“贴地飞行” 。
“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采用的是成熟可靠的常导技术 。 ”高速磁浮项目技术总师、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丁叁叁说 , 它的基本原理 , 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列车“无接触”运行 。
车辆底部的悬浮架装有电磁铁 , 与铺设在轨道下方的铁芯相互吸引 , 产生向上的吸力 , 从而克服地心引力 , 使车辆“悬浮”起来 , 再利用直线电机驱动列车前行 。
“高速磁浮运行时 , 通过精确控制电磁铁中的电流 , 车体与轨道之间始终保持约10毫米的悬浮间隙 。 ”丁叁叁说 。
高速磁浮这种无接触的运行方式 , 取代了传统轮轨的机械接触支承 , 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轮轨关系的约束 , 因而可以达到更高的运行速度 , 实现时速600公里的极速“凌空飞行” 。
由于不受轮轨黏着限制 , 高速磁浮还具备更强的加减速能力 。 轮轨高铁加速到时速350公里需要6分钟 , 而高速磁浮从零加速到时速600公里 , 只需3分半钟 。 快起快停 , 使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速度优势 。
海洋“双星”投入业务化运行
形成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
上天入地 , 舍我其谁 。 7月29日 , 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正式交付自然资源部投入业务化运行 , 这标志着我国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 。
海洋一号D卫星和海洋二号C卫星分别于2020年6月和9月发射 , 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会同卫星、测控、地面、应用等各系统建设单位 , 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和气象等领域开展了行业应用测试 , 顺利完成全部在轨测试内容 。
海洋一号D卫星与已发射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业务卫星星座 , 上下午组网观测 , 填补了我国海洋水色卫星下午观测数据的空白 , 大幅提高了全球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大洋船舶位置的观测覆盖能力与观测时效 , 已经在我国绿潮、浒苔、海上养殖、海冰、台风、溢油等预报监测工作中开展应用服务 。
海洋二号C卫星与已在轨运行的海洋二号B卫星以及后续发射的海洋二号D卫星组成我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 , 大幅提高了我国海洋动力环境要素全球观测覆盖能力和时效性 。
用一氧化碳合成蛋白质
工业化条件下合成收率达85%
在人工条件下 , 利用天然存在的一氧化碳和氮源(氨)大规模生物合成蛋白质 , 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和对生命现象认知的革命性前沿科学技术 。
10月30日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传来好消息 。
当日 , 该所宣布在全球首次实现从一氧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 , 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 这一举突破了天然蛋白质植物合成的时空限制 , 为弥补我国农业最大短板——饲用蛋白对外依存度过高提供了国之利器 , 同时对促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深具意义 。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所与北京首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经多年联合攻关 , 突破了乙醇梭菌蛋白核心关键技术 , 大幅度提高反应速度 , 创造了工业化条件下一步生物合成蛋白质收率最高85%的世界纪录 。
该项研究以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工业尾气和氨水为主要原料 , “无中生有”制造新型饲料蛋白资源乙醇梭菌蛋白 , 将无机的氮和碳转化为有机的氮和碳 , 实现了从0 到1的自主创新 , 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
中老铁路建成通车
全线采用“中国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