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二 )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华为系整车控制策略,跳过了传统车厂目前主流的CAM总线方案,引入域控制模式。首当其冲的案例则是ARCFOX T和S车型搭载的智能座舱系统,将人机交互、车机互联、有限度的智能驾驶系统进行整合。作为分系统供应商,华为这套侧重座舱与无人驾驶的域控制策略,既可以与整车解决方案一起出售,也可以单独“融入”不同厂商的车型平台中。当然,域控制逻辑的优势可以将电驱动、动力电池、热管理、智能座舱以及无人驾驶等分系统进行整车层面的能量调节以及“冷量”和“热量”交互。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2020年早些时候,华为将其初级应用的“3合1”电驱动系统,高级应用的“7合1”电驱动系统,推荐给潜在合作伙伴。其中,最大输出功率150千瓦、最大输出扭矩300牛米的“3合1”电驱动系统集成到赛力斯SF5。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而“7合1”电驱动系统集成了MCU(微控制单元)、电机、减速器、DCDC(直流变换器)、OBC(车载充电机)、PDU(电源分配单元)和BCU(电池控制单元)七大部件,实现了机械部件和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并且华为准备把智能化带入到电驱动系统中,实现端云协同和控制归一。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在华为展台的另一端,笔者注意到1套将电驱动系统、驾驶舱空调系统、动力电池系统纳入到整车层面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模型。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这套将热泵电动空调压缩机(红色箭头所指)、功率PTC控制模组(绿色箭头所指)、高低功率水冷板控制模组总成(蓝色箭头所指)以及多通道电磁阀体集成的一体化热管理系统,具备电驱动系统预热引流、动力电池系统高温散热及低功率低温预热需求、驾驶舱高功率制暖和制冷需求的一体化“热量”和“冷量”的管理。这套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具备对冷却液进行精准流量控制,为不同“热量”和“冷量”需求的分系统提供伺服的多通道电磁阀体。华为系一体化热管理系统的“热量”需求通过1组高功率PTC系统,在满足驾驶舱制暖问题升至35摄氏度同时,可以与低功率PTC控制模组配合,为动力电池提供温度降低至15-20摄氏度低温预热伺服。基于最低零下18摄氏度均可运行的热泵电动空调压缩机,将“冷量”控制与动力电池高温散热和驾驶舱的制冷需求结合。华为系一体化热管理系统高度集成,去掉了大量的电子水泵与“X通”阀体,布设在防火墙一端时可以最大程度介绍“冷量”和“热量”输出过程中损失的能量。然而,这种高度集成与车型平台的硬件结构必须要在整车层面进行控制,才可以真正发挥出高效节能的优势。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
文章插图

截止2021年4月,由华为以不同模式,向北汽新能源、吉利新能源以及广汽新能源提供6.6千瓦-10千瓦的OBC。在北汽新能源的EMD5.0“3合1”电驱动系统总成中,将华为提供的6.6千瓦OBC进行了二次集成并用于ARCFOX T;在广汽新能源制造的AION LX电动汽车,直接标配了华为制造10千瓦OBC控制模组。


分系统|综合研读与判定:华为距离下场亲自造车还有多远